第131章
�所以她才执意跟了过来。

  阿颜抿了抿唇:“待到阁主回到凌安,见到了师父,我再回去便是。”

  “我没什么大碍,就是这两天连日赶路累着了,昨夜才多睡了一会儿。”卓印清拒绝她道,“你回去罢,我这儿没什么好守的。”而后也不等阿颜再开口,转向马车车头的方向,“停车。”

  马车晃晃悠悠停下,下一刻,帘幕被人从外面掀开,露出一张轮廓深邃的面容。

  “阁主。”屈易道。

  “你出来时,可为阿颜备了马?”

  屈易扫了阿颜一眼:“备了。”

  卓印清微微颔首,对阿颜道:“回去罢,待收到我的信,便让裴钧自行离去。”

  阿颜垂下眼帘,眸中漾起一抹苦涩涟漪,低声应了一句“是”。

  屈易为阿颜牵来了马,送她离开之后,却没有继续赶路,而是重新掀开了车舆的帷幔,从袖中掏出一枚以石蜡密封的药丸,递给卓印清道:“这是昨日宋源传来的消息。”

  “昨日?”卓印清口中呢喃,捏开了蜡丸取出其中的字条。

  身体的不适尚未完全消退,卓印清的额角发涨,读信的时候,只觉得眼前的字都在不停地晃动,看起来分外吃力。

  “阁主。”许是因为他看了太久,屈易有些不安,开口唤了他一声。

  卓印清向后靠上马车壁,下颌微仰,勾勒出一抹精致的弧线。

  “是彦国来的消息。”他道,“太子翊反了。”

  ~

  建和元年五月,太子翊举兵谋反,绞杀越王于彦宫太和门,后在逼宫金銮时,遭禁军围剿。

  一场声势浩大的谋反,最终以惨淡的失败而告终。彦帝痛失最心爱的小儿子,却还是在百官的死谏中极力保下了杀死越王的凶手,将其贬为庶民,充军于邑山。

  二十年前的沂都事变,大彦皇族在彦帝的屠杀中几乎全部凋零,在那之后彦帝的子嗣单薄,只得太子翊与越王二人,便有人传言是因为彦帝在沂都事变中造的杀孽太重,从而影响了子嗣。

  如今唯二两个皇位的继承人一死一充军,身为皇弟的齐王彦景又因着玩世不恭,至今未得一男半女,连过继他的孩子到彦帝膝下这条路子都被断了。

  彦帝因着这场变故一夜之间白了头,彦国的朝臣也为此操碎了心,每日早朝上为了储君人选争论不休,甚至有人提出了从轻发落太子翊的奏请。

  此言一出,自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谋反乃是大罪,能留得一条性命已经是额外开恩。将一个已经贬为庶民的皇子再召回宫中重新做储君,只会让天下人耻笑。

  最终还是彦帝止住了众人的争论,派人前去大宁接回和亲大宁的安宁郡主的遗孤。

  这个遗孤,自然就是卓印清。

  安宁郡主乃是废帝的帝姬,即便嫁去了大宁,她的孩子也是废帝的外孙,身上流着大彦皇室的血液。这个关系虽然离当今的彦帝远了,但是如今的情况下,除了他,似乎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当卓印清被封为清河王,由彦国来的使臣奉旨迎回沂都的消息传入凌安时,凌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