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落幕
�。
襄阳城中家家悬彩,户户腾欢。虽有父兄子弟在这一役中阵亡的,但军胜城完,悲戚之念也不免稍减。
这晚安抚使署中大张祝捷之宴,群雄纵谈日间战况,无不逸兴横飞。
酒过数巡,城中官员、大将、士绅纷纷过来向郭靖、杨过敬酒,极口赞誉两位大侠功略丰伟,武艺过人。
杨过道:“诸位美意,在下领了。可惜诸位只见我击贼立功,却不知这份大功,是我妻子让与我的。”他起身执了酒杯,却是引着众人转敬李莫愁,十足诚恳,万分真意。李莫愁也不多话,当即举杯对饮,不做虚言。
杨过脉脉瞧着她,柔了语气,道:“莫愁,过儿这一路,若非蒙你照顾教诲,焉能得有今日?”李莫愁微微一笑,柔柔道:“过儿,我从来就没有看错,你是个举世无双的好男儿。”杨过摇头轻笑,却是忽的换了称呼,凑耳道:“姨娘,过儿这辈子能娶你为妻,真是最大的幸福……”
李莫愁霎时红了脸,却幸得酒色掩盖。只是红晕借酒,更显娇艳。她轻轻举杯,淡淡勾笑,趣道:“胡言乱语,罚酒三杯!”
两人夫妻一体,心中皆是往事纷涌。此时万事心照,不说甜言蜜语,不说山盟海誓,只对饮三杯,都觉此生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众人再饮一通酒,郭靖等人这才问起李莫愁武功之事。李莫愁也不隐瞒,一一说明,更趣道:“过儿当年说过,说我若是不会武功,教他护着,便是他最得意的事情。所以我数年前练成神功后,便一直瞒着他,教他继续得意欢喜。”
郭靖等人无不惊叹,更多欢喜玩笑。黄蓉更是取笑杨过,“过儿,你自认聪明,却怎得教人骗了许久,哈哈。”周伯通道:“杨老弟你就是傻。在百花谷里,我早早就说大龙女不老实,可你偏偏不信。这下好了吧,叫小黄蓉取笑你啦。”
杨过微笑不语,心中只是甜蜜。郭襄叫道:“我早早就说干娘武功恢复啦,可那时你们都不信我。你们还说是她以前底子好,看来傻的人也不止杨叔叔一个。”陆无双忍着伤痛,亦是笑道:“是啊是啊,咱们其实都不傻,可以遇到师父,就都傻啦。”杨绝笑道:“娘,其实就你最坏,最会骗人啦。”
李莫愁杏目一瞪,拿起筷子在他脑门上轻敲一下,笑骂道:“没大没小,竟敢数落起娘来啦。”众人都是一阵欢笑,皆是羡慕祝福。
是夜,群雄直饮至深宵,大醉而散。
郭靖担心蒙古军虽然退兵,但忽必烈王霸之才不可小觑,或者又复攻来。当即请众人在襄阳稍作休息,瞧明敌军动向,以免上了恶当。
众人便在襄阳留住。期间各自亲近,无不畅怀。
斗转星移,转眼冬去春来。节近清明,城中军民多有祭扫亡者之举。
郭靖忽然起意,却道:“七公他老人家过世多年,我却一直不曾去祭拜他。如今蒙古军尽退,我想赴华山祭扫恩师之墓。”李莫愁连连点头,亦道:“是啊,七公对我也有大恩,咱们一齐去便是。”
一行人准备妥当,便自出了襄阳,径往华山而去。一路上骑马缓行,也不急赶,权当踏青观景。众人每日只行数十里,甚为悠闲。
不一日,终到华山。一行人上得山去,李莫愁和杨过指点洪七公与欧阳锋埋骨之处。黄蓉早早在山下备好鸡肉蔬菜,作了几个洪七公�
襄阳城中家家悬彩,户户腾欢。虽有父兄子弟在这一役中阵亡的,但军胜城完,悲戚之念也不免稍减。
这晚安抚使署中大张祝捷之宴,群雄纵谈日间战况,无不逸兴横飞。
酒过数巡,城中官员、大将、士绅纷纷过来向郭靖、杨过敬酒,极口赞誉两位大侠功略丰伟,武艺过人。
杨过道:“诸位美意,在下领了。可惜诸位只见我击贼立功,却不知这份大功,是我妻子让与我的。”他起身执了酒杯,却是引着众人转敬李莫愁,十足诚恳,万分真意。李莫愁也不多话,当即举杯对饮,不做虚言。
杨过脉脉瞧着她,柔了语气,道:“莫愁,过儿这一路,若非蒙你照顾教诲,焉能得有今日?”李莫愁微微一笑,柔柔道:“过儿,我从来就没有看错,你是个举世无双的好男儿。”杨过摇头轻笑,却是忽的换了称呼,凑耳道:“姨娘,过儿这辈子能娶你为妻,真是最大的幸福……”
李莫愁霎时红了脸,却幸得酒色掩盖。只是红晕借酒,更显娇艳。她轻轻举杯,淡淡勾笑,趣道:“胡言乱语,罚酒三杯!”
两人夫妻一体,心中皆是往事纷涌。此时万事心照,不说甜言蜜语,不说山盟海誓,只对饮三杯,都觉此生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众人再饮一通酒,郭靖等人这才问起李莫愁武功之事。李莫愁也不隐瞒,一一说明,更趣道:“过儿当年说过,说我若是不会武功,教他护着,便是他最得意的事情。所以我数年前练成神功后,便一直瞒着他,教他继续得意欢喜。”
郭靖等人无不惊叹,更多欢喜玩笑。黄蓉更是取笑杨过,“过儿,你自认聪明,却怎得教人骗了许久,哈哈。”周伯通道:“杨老弟你就是傻。在百花谷里,我早早就说大龙女不老实,可你偏偏不信。这下好了吧,叫小黄蓉取笑你啦。”
杨过微笑不语,心中只是甜蜜。郭襄叫道:“我早早就说干娘武功恢复啦,可那时你们都不信我。你们还说是她以前底子好,看来傻的人也不止杨叔叔一个。”陆无双忍着伤痛,亦是笑道:“是啊是啊,咱们其实都不傻,可以遇到师父,就都傻啦。”杨绝笑道:“娘,其实就你最坏,最会骗人啦。”
李莫愁杏目一瞪,拿起筷子在他脑门上轻敲一下,笑骂道:“没大没小,竟敢数落起娘来啦。”众人都是一阵欢笑,皆是羡慕祝福。
是夜,群雄直饮至深宵,大醉而散。
郭靖担心蒙古军虽然退兵,但忽必烈王霸之才不可小觑,或者又复攻来。当即请众人在襄阳稍作休息,瞧明敌军动向,以免上了恶当。
众人便在襄阳留住。期间各自亲近,无不畅怀。
斗转星移,转眼冬去春来。节近清明,城中军民多有祭扫亡者之举。
郭靖忽然起意,却道:“七公他老人家过世多年,我却一直不曾去祭拜他。如今蒙古军尽退,我想赴华山祭扫恩师之墓。”李莫愁连连点头,亦道:“是啊,七公对我也有大恩,咱们一齐去便是。”
一行人准备妥当,便自出了襄阳,径往华山而去。一路上骑马缓行,也不急赶,权当踏青观景。众人每日只行数十里,甚为悠闲。
不一日,终到华山。一行人上得山去,李莫愁和杨过指点洪七公与欧阳锋埋骨之处。黄蓉早早在山下备好鸡肉蔬菜,作了几个洪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