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旧见了,杨大侠
  一场江湖评说,却被人横加打断,众听客不免纷纷寻声问责。

  楼上一家人亦是吃了一惊,放眼瞧去,却是一位五大三粗的壮汉,戴个斗笠,不见真容。但听这汉子带着湖北口音,似有嘲讽,只道:“这什么巾帼志的,倒不如改成胭脂评得了。这里面除了黄女侠,其他几个丫头,还真算不上!”

  众人听他出口不逊,又见他装扮甚豪,都不免面面相觑。

  这汉子道:“江南武林的小女娃们,不过一些小打小闹,便也好意思称得上巾帼二字?”说书先生脸上一变,却又立马堆了笑,客气道:“那这位壮士又如何说?”

  那汉子道:“十六年前,襄阳围城,鞑子兵驱赶百姓,暴虐城下。却是有一位女侠,同郭大侠一并,在城下并肩而战。只凭两人之力,便将万千鞑子兵挡在城门外,救得无数百姓性命。这番修为功劳,那才能称得上巾帼英雄。”

  一听客免不了插嘴道:“是了,这桩事我也有所耳闻,当年武林中可传得厉害。那位女侠确实不同常人,据说不仅武功绝世,而且还长得貌美如仙,当真是仙女下凡。”

  众听客一阵唏嘘,将信将疑。

  二楼上杨过听到,微微一笑,“莫愁,想不到还是有人记得你的。”杨绝跟道:“娘,你当年的武功,是不是比爹爹还厉害?”李莫愁笑笑不语,杨过得意道:“那是,你娘可是天女下凡。”

  此时楼下一本地口音游客起哄道:“说书先生,你适才评那巾帼志,前十位中,可是没有这号人物,是不是这般人物,并不存在?”

  那汉子急道:“你以为我是胡说不成!”他一把揭了斗笠,露出一张颇有些狰狞的脸。上面几处刀疤箭痕,一只左眼还是瞎的。但听他肃然道:“那时候蒙古人攻打襄阳,形势危急。我和几个兄弟应了郭靖大侠的号召,去襄阳参加义军,这一只眼睛,便是教蒙古鞑子给射瞎的。”众人听他说得诚然,又见他一脸伤疤,不由得都肃然起敬,听他话语也是信了几分。

  那汉子又道:“这位女侠我是见过的。她武功不在郭大侠之下,容貌媲美黄帮主,性子更是豪爽的紧。”他话中开始得意自豪,“那时候在襄阳城,很多人都是喜欢跟着她,一并杀敌的。嘿嘿,不是兄弟我吹牛,当时我可跟着她杀过不少鞑子兵呢。”又指着自己的一只瞎眼,遗憾道:“若不是那一次鞑子军攻的凶,我伤了眼睛养伤多日,说不定能一直跟在她身边呢。”众听客随之也是一声叹息。

  那本地口音的客人又插嘴道:“既然真有此人,那么姓甚名谁?为何不在巾帼志上?嘿嘿,还是咱们嘉兴城的那三位仙子,可都是看得见,瞧得着的。再说,那襄阳围城,咱们三位仙子,可也都是经历过的。你加油添醋,一气乱说,可骗不到我们。”

  话中显有挑衅之意,那汉子立马大声道:“这位女侠的姓氏,我自然是知道的。那时候我听郭大侠的两个徒弟都叫她李姑姑,那便是姓李啦。至于叫什么,我们又怎敢去问。”他自神情昂然,正色道:“不过据说当年她在武林中有个绰号,却是人人知道的,叫,叫什么赤炼……对,赤炼仙子!”又转对说书先生道:“先生熟知江湖事,那必定知道我说得这号人物,是真是假?却不知先生适才评书中,为何偏偏没有这位!”

  说书先生神情微微一怔,人群中已经有人唤了出来。但听一个陕甘口音的江湖人道:“是了,赤炼仙子李莫愁。确实有这么一号人物,不过那可是许多年前的事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