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抗敌(上)
msp;她眼见半丬天布满红霞,景色瑰丽无伦,怎奈夕阳晚照之下,却是杀伐不停,但见城下敌军飞骑奔驰,狰狞的面目隐隐可见,已然一方修罗场。

  她也不惊动众人,只默默瞧着。她看着郭靖,见他挺立城头,英风飒飒,心中不由得想起当年两人并肩作战之事,竟也是眼中满含仰慕之意。又见黄蓉紧紧随在他身边,似在指点战事,却又始终温情脉脉。见两人如今相爱更笃,当年却险险因她之故生隙,却也不免唏嘘。

  她又瞧着杨过,见他脸上虽有风尘疲色,却始终神情肃然,杀伐果断,又能随机应变,通达军略,更是心中慰然。不禁欣然怜惜:“过儿长大了,我的过儿终于长大了。”

  正恍惚神游,忽听得城下蒙古兵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声自远而近,如潮水涌近,到后来十余万人齐声高呼,真如天崩地裂一般。但见一根九旄大纛高高举起,铁骑拥卫下青伞黄盖,一彪人马锵锵驰近,正是大汗蒙哥临阵督战。

  蒙古官兵见大汗亲至,士气大振。红旗招动,城下队伍分向左右,竟是两个万人队冲上来急攻北门。这是大汗的扈驾亲兵,最是精锐之师,又是迄今从未出动过的生力军,人人要在大汗眼前建立功勋,数百架云梯纷纷竖立,蒙古兵将便如蚂蚁般爬向城头。

  李莫愁只看一眼,心中便是大紧。心想如此奋战一天,此时敌军如此强攻,宋军实难再守。正自担忧,忽闻郭靖攘臂大呼:“兄弟们,今日叫鞑子大汗亲眼瞧瞧咱们大宋好男儿的身手!”他这一声呼喝中气充沛,万众吶喊喧嚷之中,仍人人听得清楚。

  城头上宋兵战了一日,已疲累不堪,忽听得郭靖这么呼叫,登时精神大振,均想:“鞑子欺侮得咱们久了,这时须教他们大汗知道咱们的厉害!”各人应声高呼,士气顿时又涨,更是出力死战。

  但见蒙古兵的尸体在城下渐渐堆高,后续队伍仍如怒涛狂涌,践踏着尸体攻城。大汗左右的传令官骑着快马奔驰来去,调兵向前。暮色苍茫之中,城内城外点起了万千火把,照耀得如同白昼。

  吕文德此时亦到郭靖身边,眼见这等声势,心中不免有些怯了。他面色难看,心中寻思:“这襄阳城今日怕是要守不住了,此时若出城南退,倒还有一条活路。”只是想着眼下人人死战,这等心思又如何说得出口。

  正此时,身边一名官吏叫道:“吕大人,守不住啦,咱……咱们出城南退罢!”吕文德一眼瞧去,却是朝廷派来的监军官。他心中不知是喜是惊,一时竟也想着附和此议。

  不觉郭靖厉声道:“你是何人,竟敢如此乱我军心!”他自然不认得这人,喝声无情,倒是惊动了周边众人。一语喝落,又凌然昂首道:“襄阳在,咱们人在,襄阳亡,咱们人亡!”

  “好!说得好!”杨过远远应一声,随即赶到身边,怒视那官员。杨过道:“郭伯伯,不要管这等贪生怕死之人。你只管发号施令,我们无不遵循。”

  吕文德被两人斗志感染,正要高呼口号,再激士气。不料那监军竟是缓了神,却对郭靖和杨过喝道:“大胆草民,怎敢妄言国事。”

  他自持了官威,渐又趾高气扬道:“吕大人,我可是朝廷派来的监军,你擅用江湖武人,任其越俎代庖,不恤军士性命,我可是能参上一本的。”

  “这……”吕文德刚刚被郭靖激起的死斗之心,又不免动摇起来。黄蓉眼见事急,眼下敌军强攻,自己人却先起了纷争,赶紧圆场道:“这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