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思忆
�靖正沉浸在大诗人的慷慨激昂中,不妨李莫愁这般一问,顿时惊道:“怎么了,贤妹?”李莫愁摇头轻笑,只问:“郭大哥,你总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是我忽然想问,这么做,真的值得么?”

  郭靖一愣,却不作答。片刻,缓缓说道:“我娘生我下来,便教我做人要侠义。我那七位师父,也一直教我侠义。后来遇到了七公他老人家,亦是教我侠义。那时候我不曾想许多,只道侠义便是侠义。直到后来,我才慢慢的想,这侠义,便真的如此么?这侠义,便真的值得么?”郭靖话中带叹,反倒惊了李莫愁。

  见得李莫愁面有惊色,郭靖哑然失笑,自嘲道:“人人都叫我郭大侠,可是这个大侠,却实在不好当。贤妹,不瞒你说,有时候我也想过,和蓉儿避世隐居,一辈子住在桃花岛上,演武听音,不理尘世。可是,回头再想,我们能么?”

  郭靖翻身下马,踱到山崖边,山风吹起衣襟,颇有悲怆之色。李莫愁随后而立,裙裾翻飞,亦是沉默。

  郭靖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书文章中的大道理我懂的不多,但我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便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倘若人人仿效隐士避世,那又有谁能站出来,扶大厦于将倾。”

  李莫愁一震,叫一声“郭大哥”。郭靖抬手打断她,缓道:“世人皆以为我郭靖愚钝,其实世人又何尝知道,何为愚钝?难道苟活山水之间,逍遥世俗之外,便是大智慧么?”说到此处,转头冲着李莫愁道:“我虽愚钝,却不糊涂。蒙古军入主中原,大势所趋,这是迟早之事。我大宋今日之状,又岂是一日积雪。我眼下做的,不过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已。”

  李莫愁先前也想过何为大义,甚至也教导过杨过等人所谓大义,但如今郭靖之前,却发觉自己不过是纸上习来,空谈一场。此番来襄阳助阵,平心而论,更多是因为先前吕骁之故。

  见得李莫愁良久不语,郭靖又道:“贤妹,你能来襄阳助战,解一时之围,我心中甚是高兴。但是,于私情上讲,我不想你同我一样,一辈子困守一座城。有时候,我也觉得好累,一个大侠的名讳,一句对先人的承诺,实令我心力憔悴。”说完,竟是不顾男女之别,一掌拍在李莫愁肩头,叹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便是我郭靖的愚钝,也是我郭靖的侠义。可是,你不同,你还有的选。”

  这一句深透无奈,却又溢于坚毅。

  李莫愁忽觉肩头一沉,心头一恸,却不拨开他,只是默然接道:“是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你困守这襄阳,而郭夫人却困守着你。”郭靖亦黯然,叹道:“我欠蓉儿的,只怕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李莫愁仿佛不曾听到,自顾低喃:“吕骁困守着我,而我,又困守着谁……过儿,你心中的那座城呢?永远会是我吗?”忽又一笑,眼神明暗不定,却道:“其实,我们困守的,都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份执念罢了。”郭靖隐隐听到“过儿”两字,心中顿时起了牵挂。只是不及问,李莫愁却吟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郭靖一脸茫然,将手怔怔收回,却闻李莫愁黯然一笑,正问他,“郭大哥,你说这襄阳城,我们守得住么?若是守不住,又能守多久?”她此时这番问,心中尽是当日和杨过之约,生怕蒙古军势大,一旦襄阳城破,自己便真的再也见不到杨过。想到这里,又隐隐后悔那日决断,若此时杨过同在,当是战死沙场,也可无憾。

  郭靖听出李莫愁心中有事,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