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南宋龙泉窑
�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

  “第二步看的是胎釉,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se的呈se、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se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se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第三步就是纹饰,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se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se和露胎赭红se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许曼兒每说一步骤,金石磊、卢志强以及孙广富三人,都一一将目光投向那件所谓的南宋龙泉窑的双鱼盘上。

  “第四步是装烧方法;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来蒙人。”

  “这……”孙广富听完许曼兒的介绍,心里头七上八下,脸上原本的一点自信之se,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

  许曼兒耸耸肩膀,很无奈的笑道:“你如果还觉得这件是压堂,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哎!”过了良久,孙广富叹了一口气,很是懊恼的摇摇头苦笑道:“听了这位美女的介绍,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我总是交学费;古玩这趟水太深,我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做我的木材生意,等多学了点知识,再来玩……”

  “老孙,玩这块的,谁没个交学费的过程呢?就算是老先生,也有走眼的时候!”眼见对方意志消沉,或许是作为同行,金石磊用力拍了拍孙广富的肩膀安慰道。

  孙广富勉强的笑了笑:“多谢金老板!”

  他们几人聊天的时候,卢志强则抱着即便蚊子腿小也是肉的想法,将店里剩下的那几件真品上蕴涵的吸收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