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事不如人愿
>   梁鼎芬恐吓说:”先朝旧物,理当归还。公若不肯赞成,恐致后悔。”黎元洪索性闭上眼睛,不予理睬。梁鼎芬无法,只得悻悻而去。

  第二天,黎元洪通电住在南京的副总统冯国璋代任总统职务,逃到东交民巷日本使馆区避难。

  而这时的北京热闹非凡,无数满清遗老遗少汇集,于是停业五年多的黄龙旗店又重操旧业,但一时供不应求,许多人家只好用纸糊一面龙旗应付。

  那些早就盼望清室复辟的王公贵族、遗老遗少则弹冠相庆,兴冲冲地聚集在皇宫门前等候觐见”皇上”;没有朝服的人就急忙到旧衣铺去抢购朝服,没有发辫的人就到戏装店定做用马尾制作的假发辫,他们穿上长袍马褂,晃着真真假假的大辫子招摇过市。

  张勋复辟集团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复辟当日,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愤然离开北京南下上海。当时在教育部供职的鲁迅冒雨到教育部提出辞职以示抗议。

  时在上海的孙中山闻讯后极为愤慨,立即发表讨逆宣言,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各大省会召开万人大会,各家报纸发表大量文章,一致声讨张勋。

  此时正在直隶慢悠悠剿匪练兵的冯庸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懵逼了,一时间内心如同江海翻腾着,他百思不得其解,张勋不是说等到冯德麟来了再行大事,为什么此时就开始他的“复辟”大戏。

  其实这样说来,也有冯德麟的一番功劳在里面,本来张勋还在北京城里假模假意调停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苦于自己那5000“辫子军”实力不够,黎元洪倒也罢了,一只高脚鸡而已,

  可段祺瑞就不一样了,北洋宿老,一呼百应,只要他张口,原来的北洋军尽皆把张勋当成眼中钉,立马就剿灭了他,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收到冯德麟的来电之后就信心暴涨,一方面,他对冯德麟的二十八师这两万人马望眼欲穿;另一方面,他又怕冯德麟反悔,毕竟这两万装备齐全的士兵可不是开玩笑。

  心中便升起一个想法,不如立马“复辟”,一来,冯德麟的二十八师距离京城不远,加上自己的5000“辫子军”便可立足不败之地,二来将生米煮成熟饭,就不怕冯德麟反悔了。

  他这倒是开心了,可是却让冯德麟和冯庸措手不及,没办法,冯庸只得命令麾下部队改变原有的剿匪计划,快马加鞭赶到京城,再晚会,恐怕汤都喝不到了。

  此时的京城段府却是灯火通明,本来指望着冯德麟的二十八师赶来京城制约张勋的5000“辫子军”,可谁知道,这张勋不按套路出牌,一眨眼,人家从打着‘维护共和’名义调解“府院之争”的民国卫士变成坚决拥护满清复辟的扶龙之臣。

  眼看着京城的复辟进行的如火如荼,再加上复辟通电的署名上面有王士珍、江朝宗和陈光远、吴炳湖等北洋旧将,同时北方的冯国璋虎视眈眈,不排除他会支持张勋。

  再过些时候,局势怕是明朗了,恐怕这京城连自己的一席之地都没有了,他有点着急上火,不断电令冯德麟,希望倚靠冯德麟的二十八师来粉碎张勋的复辟阴谋,

  毕竟让冯德麟进京,他不过是求一块立足之地,大不了答应他喽,但是张勋就不一样了,他是要敲掉段祺瑞的根基呀!北洋政府都不在了,那他还争夺总统、总理的权力还有何用?

  如果让张勋复辟成功的话,那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