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从上而下
��算顺利,至少没有爆发是没矛盾,等再观察几个月就可以全省推广,然后全国套用。基层改革之后国家工作人员就不再向社会招聘了,从退伍军人和乡镇优秀人员中选调,就发一张卷子。上面全部都是律法中的内容。

  这些工作人员就是我们传统观念中所说的“吏”。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一点都没有说错,但仕的是官。一个官有能力的话能让一片地方都富裕起来,这一点不用怀疑。可吏是执行维护法律和政策的人,这种人需要的不是能力。是原则。

  像二十一世纪那样公务员招聘只考一个公务员法,然后要求本科学历还要多少年的经验,这些有用么?

  杨片jing以前就是一个小吏而已,他身边也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很清楚,除了一些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岗位之外,大部分“吏”占据的岗位根本不需要本科学历,经验也是可以慢慢有的。

  就算一个单位二十个人全部都是本科又能怎么样?你随便一个问,你问他砸老百姓卖红薯的炉灶要判几年他保证说那是正当执法。你再问他们中国贪污罪一共有多少细则多少条款又有多少条补充说明,能回答上来的没有几个。

  吏的最基本要求是他自己要懂法,他自己对法律都不了解,让他执法当然会出现偏差。

  在熊希龄的改制计划中虽然对这些吏的待遇没有对于官员那么丰厚,可这些人的福利保障是相当不错的,将来实施以后,不说你发财吧,养家糊口过个小康生活没有什么问题。

  从总统开始实施,从学生开始教起,然后再让政府部门首先执行,法律,这个一直让中国人很陌生的词汇忽然间就被炒热了起来。也许我们现在的法制真的有很多漏洞,可我们以律法为立国之本的脚步慢慢的迈开了。

  中国的体制还是中央集权,但是这个权却慢慢的从几个人和一个团体的手里,向那本厚厚的《宪法》转移。

  中国的这些举动都在显示着这个国家正在走向成熟,英国人是不愿意看到中国成熟的,虽然现在我们和英国在很多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伦敦却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安。

  大英帝国也一直试图建立一个法制为基础的国家,法制国家的好处其实他们早就看到了。只是那些英国议会中享有特权的人不愿意放弃他们利益。

  他们真的没有想到中国这个土匪出身的家伙居然贯彻法制贯彻的如此坚决。伦敦已经给萨道义先生发来了指示,一定不能让中国的日子过的太舒坦了,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给中国制造麻烦,在英国收拾了德国之前,保证中国的发展不会太顺利。

  只要不爆发战争冲突,不影响英国先欧后亚的战略,萨道义可以采用任何手段。

  有了大英帝国的放权,萨道义先生在日本的问题上也是一面给东京那帮家伙继续煽风点火,另一方面却给山县有朋连续的打气。七月十五日,萨道义派出了一支考察团到达了东京,他们能考察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杨小林不用脑袋都能想的出来。

  最高指挥部里面杨司令刚刚看过尼雷尔给他发来的电报,老尼的日子已经好过多了,而且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摆在尼雷尔的面前,让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意大利和土耳其在的黎波里打的热火朝天,两万多海陆空联合作战的意大利军队面对两个营的土耳其人打了半年多没有丝毫的进展,土耳其人整天就在等着意大利人冲锋,意大利人一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