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英备忘录
�独立。他对朝鲜使者说,关于朝鲜的问题中国方面等和英国首相讨论过之后再给朝鲜答复,所以济州岛他们是借也要借,不借也得借。

  有些事情,没必要搞的那么啰嗦。

  比如日本谈判打仗更重要的事情就是郝伯特首相的访华了。

  郝伯特首相的访华轰动了整个世界,这是英国首相第一次出访亚洲国家。也是他们的外交史上少有的对别国进行的全方位的国事访问。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英国还奉行着他们的“光荣独立”的外交政策,因为英国有这个本钱,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英国的对手,这一点不用怀疑。他们不需要盟友。如果有盟友的话还约束他们的手脚。

  比如现在和法国结盟,法国人在非洲不断抢占殖民地,难道英国不想去抢么?就是那一纸盟约约束了他们。

  长久以来英国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欧洲大陆的老大,谁是欧洲大陆的老大,英国就拍谁。

  当年拿破仑时代法国多强大?英国人联合俄国人,打了一百年把法国给拍下去了。后来俄国成了欧洲宪兵,英国看着不爽,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一巴掌把俄国给拍下去了。后来法国又起来了,英国又支持德国,普法战争他们都没出手,就又把法国拍下去了。

  欧洲的老大是德国了,英国又想搞德国,可是人家德国人聪明,看你英国这一套看够了,他们想出了对策,马上和奥匈还有俄国签订了三皇协议,人家抱团了!

  英国当真很是苦恼,德国拉了一帮小弟跟在身后,每人提着一把砍刀气势汹汹的,即便英国是天下第一他的心里也发怵,高手架不住群殴呀,拍不下去了。

  那群殴就群殴吧,英国的政策随即改变,爱德华访问法国,和日本的结盟,都代表着英国放弃了他们的“光荣”。大英帝国的意思很明白,单挑我不怕你德国,群殴你一样不行。

  他们从德国人的身边把俄国给拉走了,这就看得出英国的实力要比德国强出不止一筹。世界上只要是独立的国家,有点话语权的英国都拉拢,只要你不和德国站在一起,你就是我的朋友。

  两大军事集团可以说同盟国就是德国,协约国就是英国,法国都是打酱油的。

  对于中国的强势崛起英国一方面很是担忧,而另一方面他们意识到自己现在必须安抚住中国,最少不能让中国和德国再走到一起去。也许中国的国力还不放在大英帝国的眼里,也许他们没有能力在欧洲给德国什么帮助。但是义勇军的爆发力却足以摧毁英国在亚洲经营了将近两百年的殖民地。

  郝伯特首相和中国方面的交流还是比较顺利的,休息了一个晚上他的第一个会谈就是和中国总统黎元洪之间进行,中英双方首先就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不愉快”表示了相互之间的谅解。双方都对这个问题选择了遗忘,不愿意因此影响到中英关系的正常发展。

  在东南亚的问题上。黎元洪提出希望英国方面尊重东帝汶的主权,英国也给予明确的答复。而郝伯特首相也对中国提出了要求,希望中国方面信守承诺,不要把干涉其他印尼其他地区的人民对自己命运的选择。

  在俄国的问题上中英也表示愿意继续配合,发挥作用,对中国在这一段时间给予俄国人提供生活必需品援助的举动郝伯特表示赞赏。同时,英国还希望中国在俄国应该更积极一些,对于一些违反民主规则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