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多一技防身
和下面的弟兄们强调这一点。我宋彪的部队没有什么特点,唯一的特点就是纪律要严,训练更要严,你们做不到,那就只能下来换个人上去,越是老部下,越不能给我马虎,跟着我一天,你们就要学一天,坚持一天,贯彻一天。”

  大家一听这话,几乎是同时答应道:“请师座放心,我等绝不敢怠慢。”

  宋彪这个时候自然是很高兴,他这支部队的成型速度真的非常快,因为他的运气好,几乎是跟着俄军一路练部队,很大程度上属于俄军的一个部分,有俄军教官负责培训,大家不懂就抄袭和模仿俄军,会议和纪律规范则是宋彪一手制定的各种规则。

  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的部队极其迅速的成为了一只正规化的部队。

  别看俄军的水平也不算高,可毕竟是欧洲陆军体系中的一员,至少比所谓的北洋军正规很多倍。

  从1904年的11月到1905年的5月,在半年的时间里就能发展到目前的这种水平,将领像将领,士兵像士兵,按照欧洲陆军的模式操练、编制、配备,只能说是运气非常好,而宋彪的调教能力也可以说是真的很不错。

  在这个时候,宋彪决定参加这场最后的大会战,确实是找对了时机,所有的部队都需要在战争中完成新的洗礼和升华,如果运气再好一点,他很可能只凭借这一场大会战就将自己的部队带到更高的一个层度。

  其他的事情也不需要再交代了,他就将蒋雁行等人重新安排一番,蒋雁行搭档张亚虎,蔡锷搭档陈武,张孝淮搭档胡大林,许葆英继续在炮兵团,蒋方震和舒方德继续留在参谋处担任参谋军官。

  时间很紧迫,谁也不知道日军在何时会发动总攻,会议结束后,各个将领就匆匆出去组织训练。

  宋彪将蒋方震和舒方德留下来,单独对比一下两人的书法水平,感觉舒方德的书法虽然不如蒋方震工整,可有一股军人应该有的味道,比较有力道,他就让舒方德磨墨代笔给杨铁生写信。

  沉吟良久,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琢磨了很长时间,他才最终开口和舒方德口述道:“吾弟铁子,师座对不住你,还是得让你给我看家护院,机会错过了,人满为患,实在是抽不过来,等你来了,我这边的仗说不定就打完了。只能如此了,希望你理解,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做点有意义的事吧……!”

  他原先和挤奶一样琢磨着,结果洋洋洒洒的一下说了四千多字。

  宋彪要说的事情也不多,除了让杨铁生抓好通化县城的防御,小心注意查看日军的动向外,其余就是乘着机会多管管县里的杂事,锻炼一下水平和能力,抓一抓春种夏种,有机会就抓两个小土匪打一打,有时间就要多读书,学俄文一定要努力。

  杨铁生没有打过仗,通化县城的守卫工作就只能是主要交给邓尼金总教官。

  宋彪就是建议杨铁生乘着这个机会和波尔塔瓦哥萨克第4骑兵团的列格维奇少校、邓尼金中校多学学,反正那边有俄军的翻译官,不能浪费这个难得的机会。

  带着这份愧疚,宋彪给了一长串的建议,等他说完最后一个字,舒方德已经写得满身大汗淋漓,谁让这家伙写字太讲究用力道呢。

  宋彪将信拿起来看了一遍,和舒方德赞道:“字写得很有力啊,很好,像咱们军人写的,以后我要和你多学学书法呢!”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