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荣直取阳平关
不会有任何问题。汉中益州,山势复杂,地窄路狭,粮食转运困难,况战场之上,风云变幻莫测,为防万一,臣下斗胆建议主公随军带足三月之粮,如此也可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韩俊叹口气道:“我又何尝不担心战事不顺,陷入胶着,到时候进退不难,更知道刘璋并不值得信任。但关中能有今天这般安稳祥和的景象来之不易,我实不忍心因为战争的缘故,打破这种平静,让那些好不容过上安稳日子的苍生受到牵累啊!”

  沮授自信地回道:“我敢立下军令状,若关中有一丝骚乱,主公可唯我是问!”

  “当真?”

  韩俊深吸了一口气,定定地盯着沮授问道。

  “千真万确!”

  沮授拱手道:“主公仁义之名,关中上下莫不感怀。而且近两年来,在关中落户的流民,十有七八都是来自汉中,因无法忍受张鲁及五斗米道的荼毒,而不得不撇家舍业地翻山越岭地逃出汉中。而在这些人的心里面,无时无刻不在渴盼着王师南征!”

  韩俊重重点了点头,攥紧了拳头狠狠道:“我必不让他们失望!”

  两万幽并精兵,两万关中锐卒,南征大军总计四万人,于泰平元年初秋,大将军韩俊,军师郭嘉,大将徐晃,张绣,高顺,黄忠等人,在长安南城安门外,设坛祭天,誓师出征!

  荀彧,荀谌,荀攸叔侄,分别坐镇冀,幽,并三州。赵云坐镇黎阳,防御曹操。徐荣,张颌,张辽分别驻守辽东,徐州以及河内,确保后方稳固之后,韩俊在前线才会心无旁骛。

  一路走扶风,武功,过陈仓古道,绕太白山进入汉中境内,却依然没有遇到一兵一卒的敌人,韩俊对此,不由得心生jing惕,郭嘉却是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坐在舒适的马车里品着上好的碧螺春,看上去无比悠闲地感叹道:“若不是在幽州呆的久了有些闷,想要出来散散心,这趟汉中之行,其实根本无须主公亲征,随便遣一大将便可立功而回。汉中地狭兵少不说,这些年来更是被张鲁折腾的天怒人怨,所凭借者,不过阳平关而已。只消阳平关一破,则汉中再也无险可守,直取南郑,不过翻手般轻而易举!”

  这些年来的东征西讨,已经将韩俊的身子骨打磨的越来越结实了,马术也是越来越好,因此早就不喜欢呆在马车里了。但是没办法,郭嘉身子骨弱,受不了颠簸之苦,随军必须要配备马车,而韩俊也只能强忍着不耐烦留在车里陪他了。

  耳听着窗外萧萧马鸣声,韩俊本来就够心烦意燥的,再听了郭嘉这番狂谬之言,更是怒火中烧,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我jing告你,当初是你坚持让锦荣做先锋的,若是一旦他出了什么差池,我唯你是问!”

  先锋人选,韩俊本来属意的是黄忠,一来是因为他刚在自己麾下效力不久,骤登高位,恐让别人心里不服,所以需要给他创造机会力工;二来黄忠谨慎又不保守的性格,也很适合为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但是,郭嘉却力荐张绣出任先锋,理由是他年轻气盛,锐不可当,必将会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汉中腹心而去。

  因为和邹氏的那件事,韩俊心中,对张绣始终都怀着一丝愧疚。虽然张绣表面上不以为然,但韩俊知道,这件事必将会在他心里埋下一颗钉子。所以也不好公然拒绝郭嘉的提议,生恐让张绣更加的不痛快。

  同意是同意了,但是韩俊的心中却始终都不放心。张绣是一员骁将不假,但也正因为如此,韩俊才会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