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世界(21)
阡山脉。

  这时候终于出现了一个转机,在英国和汉国持续不断的外交努力下,西辽帝国答应参战,条件是将瓦拉几亚平原和多布罗加割让给西辽。

  这两块土地目前是东罗马领土,东罗马人还在跟英军一起作战,英国出卖东罗马领土实在是有些让人心寒,可英国还是答应了。

  因为西辽参战的意义重大,倒不是西辽这个人口两千万的黑海工业强国有多大战斗力,但西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通过西辽,就可以开辟东欧战场,解放被德军占领的基辅罗斯帝国。进一步加大德军的消耗,同时切断德意志帝国从这里掠夺粮食、煤铁资源。

  英国人为了安抚东罗马帝国,当然会有补偿。那就是答应帮东罗马帝国收回希腊领土。

  东罗马帝国本身就是希腊化的,官方语言是希腊语,统治民族是希腊人。事实上,这就是一个希腊帝国。只可惜希腊本土,因为当年不愿意继续作战发生了起义,结果被来自南意大利的诺曼王朝夺走。可天主教的意大利和东正教的希腊,这些年夫妻生活并不幸福,希腊人在意大利帝国内是二等公民。

  即便过的不幸福,意大利帝国也绝对不愿意放弃希腊,但他并不知道,他的娇妻,已经被人放上了柜台,换到了西辽帝国的参战。

  西辽军队开进瓦拉几亚平原,名曰联合作战,实际上是想立刻将酬劳捏在手里;东罗马军队则撤出了这里,东罗马帝国被出卖,心里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即便东罗马皇帝还想作战,士兵也不想浪费力气了。

  西辽军队开进瓦拉几亚,英汉联军却进入西辽,通过第聂伯河攻入基辅罗斯帝国。

  在这块东欧大平原上,敌对双方的战争机器才真正发挥了出来,更大规模的战斗,更多的兵力投入,在这块平原上出现。

  现在有东欧、南欧和北欧三处战场在消耗德军,哪怕依然是消耗,应该也能更快让德意志帝国战败,英国认为战争胜利更近了一步。

  乐观过头的英军很快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意大利突然也参战了。

  意大利是被迫卷入的,被英国出卖的东罗马帝国也出卖了英国。英国本来的承诺是战后帮助东罗马收回希腊本土,可东罗马军队从前线撤回,回头就攻入了希腊境内,他们也跟西辽帝国一样,迫不及待要先将酬劳捏在手里。

  意大利帝国没想到这出,立刻怒不可遏。向东罗马发出通牒,然后宣战。东罗马是英国同盟,英国权衡之下,被迫向意大利宣战,于是意大利跟德意志帝国结盟,向英国宣战。

  意大利卷入之后,德意志帝国的力量也并没有强大几分,可英国人的麻烦大了不少。因为意大利有一只不弱的海军,让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制海权受到了挑战。没有畅通的海运,向东欧投送兵力就不会便利。

  至于意大利的陆军,几乎没什么用武之地,倒是跟德军联合开往东欧和南欧战场,可是战斗让人不齿,已经失去了诺曼人的风气。

  意大利参战后另一个作用,是让德意志帝国找到了宣传方向。他们开始打欧洲牌,声称德意志人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而且是为欧洲而战。这是一场欧洲任何亚洲人的战争,这是一场白种人跟黄种人的战争,这是一场基督文明跟异教徒的圣战。

  他们的宣传还是颇有市场的。理由是德意志帝国的敌人中,东洲汉国和西辽都是纯粹的东方文化势力。而德意志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