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被告发了
��上,结成了利益同盟。李慢侯也将他们收入家里,没人发一把解腕尖刀,家里的粮食,现在比金子还值钱,得防贼。

  之后三天,又收了六栋房子,价格不一,最便宜的还是一升小米,最贵的三升小米。

  房价已经企稳,还有所抬升,竟涨到了五升小米,张三骂骂咧咧回来,直言房价太贵。

  房价抬升,是因为就是企稳。

  王孝迪的搜刮行动一直到二十六日,通过穷刮地皮,强抢民财,再次聚敛了二十万两黄金和四百万两白银,加上其他一些折价,总共算金五十万两、银八百万两。

  至此,宋庭已经先后分两批,一共给金军送去了八十万两黄金和两千万两白银,其中现金银是绝大部分,折现只是一小部分。

  接着,北宋朝堂的风气陡然一变,主战派变得多了起来。

  之前主战派几乎一直是李纲一人孤军奋战,满朝文武都在主和,种师道来了之后,自然是主战派。

  种师道带来的西军,不但战斗力强,关键是士气很高,甚至显得有点彪。因为他们来了之后,根本不进城,直接就在城外扎营,而且就扎在金军大营对面。

  读这段历史,李慢侯一直认为,靖康之变,能救大宋的,不是李纲,而是种师道。

  李纲一介文人,临危受命,所做出的成绩,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作为一个军事外行,能挡住金兵,即便是背靠坚城,那也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种师道到来后,立刻被委以重任,给了武将以前不可能得到的同知枢密使职位,下一个得到这个职位的武将,还是之后的岳飞、韩世忠等名将。

  种师道将自己从陕西秦州、凤州带来的军队直接布置在城外,利用城内的禁军,重新布置了城内防御,将防御做的井井有条,而不是像之前李纲那样,事事躬亲,登程督战。

  但可惜北宋朝廷防备武将的虚伪,在亡国之威的情况下,也不敢放手给将军主导权力。种师道虽然在带领军队,但任何命令,都还是要由朝堂上那些文官来商议决定。

  种师道非常有野心,这野心不是权力慾望,而是对城外金兵的野心。跟朝堂上文官一心只想着让金兵退兵不同,种师道想留下这些金兵,死的金兵!

  种师道将西军布置在城外,却不主动进攻,因为他看到了金兵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后方不稳。金军攻宋,分两路大军,城外斡离不统领的这只军队,是东路军,兵力六万人;还有一只西路军,被拌在山西太原,兵力同样是六万人。太原军民在独立对抗一只金国大军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了将近一年。太原军队能支持这么久,同样是因为太原有一只西军,王亶率领的三千西军,以这只西军为主力,太原地方湘军和普通百姓联合起来,竟然对抗了金国西路大军两百多天。

  值得一提的是,金国进攻之前,是有宣战程序的。宣战的时候,太原最高统帅是童贯,他当时是以宣抚使的身份,在这里跟金国交涉,希望拿钱收买金国打下的辽国城池。是的,此前辽国残余势力还在大同一带抵抗,还没有灭亡,辽国末代皇帝还在挣扎。

  结果金兵一抓住辽国末代皇帝,立刻调转兵锋,以宋国背弃盟约,收纳辽国降将张觉为由,要求宋国割让黄河以北,否则就开战。童贯一听,第一反应是跑。太原知府张孝纯希望童贯留下,其实那时候,整个北宋朝廷公认,最懂得军事的,除了西军将门外,就是童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