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世界(7)
 黑人的血泪很快变成了英国源源不断的财富,他们生产的蔗糖、橡胶价格低廉,向世界其他地方大力倾销。

  刚果河流域的黑人,还解决了英国人力不足的缺陷。他们在这里训练黑人军队,犹如他们历史上使用印度人力一样。用黑人部队,征服更多的黑人地区,建立更广袤的殖民帝国。

  英国人还深入了非洲南部内陆,以前控制这里的主要是大宋和大燕,但两国的扩张都局限在沿海基地上。深入内陆并不容易,因为燕国从东部深入,被沿海山脉阻挡。宋人在奥兰治河口建立基地,但这条河无法通航,河流呈现阶梯状,有许多瀑布阻隔。

  英国人成功深入内陆,因为他们发现,这里的游牧部族,在草原上放养生产优质羊绒的山羊,种羊是很早之前燕国商人从波斯带去的,也跟这里的牧民收购。但羊毛、羊绒这些产业,在大燕帝国只是小产业,可在英国却是支柱产业。英国呢绒商人有比燕国商人更强的动机,不断深入内陆,建立了一条条商栈。结果让他们发现了南非的金矿和钻石。

  消息不胫而走,世界各地大量穷人来这里淘金。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穷人自然也最多。因此一统中国的燕国百姓来的最多,他们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来淘金,大批人衣锦还乡,吸引来了更多的人。

  英国人也在往这里输送人口,试图夺取这里。但连流放囚犯都用上了,英国人口在南非的数量依然远远比不上中国人。英国还试图派出军队抢占这里,可大燕帝国也随即派兵,双方对峙起来,两大帝国都不想开战。英国是知道打不过大燕帝国,燕国是觉得为了金子划不来跟大英帝国开战。

  结果长达十几年中,南非一直是无主之地,无法无天。统治这里的,是中国的青帮,英国的开拓党。

  两国间的战争没有爆发却没有停止,双方正规军都没参战,可是中国的帮会势力和英国“绅士”组建的党派之间经常械斗,两国政府则在背后支持。虽然是帮会械斗,可代表是两国政权。双方都抢占了大量矿区,而且都勘探出了海量的黄金储备。

  对金矿的开发,双方也都进展很快。两国其实都在周边有开发金矿的经验,英国人在刚果河流域扩张中,也发现了一些金矿和钻石矿,英国一些资本家大发横财。而燕国商人更早就控制北方的津巴布韦,也是因为被津巴布韦的金矿吸引了所有注意力,没想到南方竟然会有更大规模的金矿。两国在非洲经营金矿生意的商人集团,纷纷入驻南非。引入大型设备,进行工业化开采。

  黄金开采出来,还要运输出去。作为金子,哪怕用人来运输都是划算的。但如果谁的道路更好,当然更便于开发。

  英国人抢先行动,他们那些无比“正义”的议员,在议会慷慨陈词,大谈在南非问题上英国遭受的不公待遇。他们认为中国人垄断全世界黄金的行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不义之举。英国要争取太阳下的公平。于是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拨款修建一条动西非海岸通往南非金山的铁路。试图用一条铁路,完成对南非内陆的实际控制。

  英国人的动作,让燕国也行动起来,也决定修建一条通往矿区的铁路。虽然在线路上,双方距离差距不大,奥兰治河谷虽然地形复杂,但终归是一条河谷可以利用。燕国选择的线路则必须直接翻越险峻的高山和分水岭,从南部的南角港口(开普敦)往北进入矿区(比利陀利亚)。

  但在铁路修建过程中,英国人却落后了一步。因为英国人采用奴隶劳动,从刚果河地区抓来了许多黑人奴隶,在本地也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