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指挥权的争夺
p;大家一听,都呵呵笑了起来。

  说笑间,刚开始下来的那批士兵已经搭建好了一个简易码头并开始卸货。巨轮上的第一批物资已经顺利地运抵岸边,虽然封装得很严实,不过王参谋长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高射炮。尽管这些行动是严格保密的,不过仍然存在被日军查觉的可能,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构筑高炮阵地,以免遭遇日军突袭。

  首先搬运的是12.7毫米m2hb大口径机枪,俗称点五零重机的就是它了。无论是对空,还是对地都有不俗的表现。一直到了21世纪,许多国家都还能够见到它的身影,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枪界中的不老女神!

  然后是20毫米厄立空高炮,以及各种光学观察、听音器、探照灯等观测仪器,甚至还有雷达。虽说是性能极不靠谱的早期雷达,但终归是观测利器。历史上德国空军就在英国的雷达面前吃了大亏。

  雷达一布置妥当,37毫米m1自行高炮和40毫米m1(就是美国防制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牵引炮也纷纷上岸,这两种火炮都配备了m5火炮指挥仪,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的手动计算机,能够大幅提升火炮的防空性能。

  陈翰章总指挥和王参谋长相视一眼,都是好不羡慕。本来以为这样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后面还有!

  见只临时搭建的栈桥往下一沉,几口更大的箱子从滑轨上拖了下来,然后很快在选好的阵地上组装,赫然是一门90毫米m1a1高射炮。别看它管子粗,射速不可慢,每分钟能达到20发。这在当时相同口径的高炮就算是非常高的射速了,所以得了一个“扫天雷”的花名。而且不光是一门炮的事儿,还有对应的m9火炮指挥仪和专业测高雷达。

  王参谋长不禁感慨道:“嘿,你们美国佬还真是财大气粗!就这些装备就把郑长官的直辖防空旅给比下去了。”

  卡尔逊笑着解释道:“根据协议,你们要是完成了开辟战略区的任务,这些钱就由美国政府买单,如果没有完成,这些钱是要从郑胡子的青霉素销售里面扣除的。”

  陈翰章和王参谋长面面相觑,突然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这得多少钱啊!要是输了,郑长官还不得让他们赔!

  更让两人感到震惊的是,后续还有更大口径的高炮——120毫米m1高炮!不过这玩艺儿太沉,构筑阵地也有一定的讲究,所以并没有当场部署。但是按卡尔逊的意思,必须马上开始修筑工事。

  “陈,王,我们这么多人员和物资挤在一个渔村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个大型的地下防御工事和弹药仓库。此外还需要一个食品补给基地,一个动力和照明基地,一个燃油基地,一个设备齐全的医院……”卡尔逊一直想打仗,可惜限于身份,总是不能如愿,所以一有机会就喜欢卖弄他在西点军校学习的那一套。

  陈总指挥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倒没有被他唬住,忙摆手说:“卡尔逊,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你要知道。这里是寒带。虽然现在是六月份,地表温度并不低,可是我们脚下踩的都是冻土层。”

  冻土层,在自然地理学指的是由于气温低、生长季节短。而无法长出树木的环境;在地质学是指0c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以上)。

  西伯利亚不用说。大都是多年冻土,其中很大一部分冻结的时间都超过了一万年。在这种环境下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而施工之后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