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45章 乡试秋闱,携友赴宴
>
训练虽然劳累,但卫家的伙食也是极好的,这些个原本便是出自清白人家,或是因天灾人祸,或是因家中贫困,才不得以卖身为奴的新进护院们。
原本连饭都吃不饱了,如今能够吃饱饭,既不用干活,又能够学得本事,谁吃饱了撑的会抱怨,一个个恨不得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训练。
卫允十三岁的这个新年,过得很是忙碌,短暂的拜年之后,便再一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时光匆匆而过。
冬去春来,夏至秋临。
三年一度的秋闱,即将到来,八月初九,便是乡试的第一场。
大周的行政划分和历史上的宋朝有些类似,同样是改唐时的道为路,作为国家的第二级别的行政区域,扬州原属淮南路,元祐二十二年,不知因何故,元祐帝大手一挥,将其划入江南东路。
是以卫允若是想要参加乡试,就必须得去金陵城才行。
索性,卫允这一次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和柳存一道结伴而行,两人带着书童行李,自扬州府乘坐商船,先走运河,而后转入长江,直入金陵。
这也是卫允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来到金陵。
与江都城不同的是,金陵的城池更加的高大宏伟,经济也更加繁荣。
这一点,只从卫允他们下了船,在金陵码头的所见所闻,便不难看出,熙熙攘攘的码头上面,琳琅满目的货物,来往的车马人流,超出扬州何止数倍。
码头向来便是龙蛇混杂之地,一行人并未做过多的停留,而是直接进了府城,入住了小卫氏在金陵置下的院子。
得益于这几年和卫家做肥皂生意带来的巨大利润,柳存母亲海氏的资产也愈发雄厚了,早早的就在金陵置下了宅院和铺面。
可柳存这厮自从知道了卫家在金陵也有院子之后,便要死要活的赖着不肯走,非要和卫允住在一块,美其名曰考前两人一块温书,互相切磋,彼此督促,要比自己一个人效果更好。
乡试将近,海氏也就没有过分的限制他,反正柳存是住进卫府里头,大家知根知底的,且两家的关系也越发亲密,还有个一同考试的卫允作伴,总归不是学那些纨绔子弟,招猫逗狗,混迹于秦楼楚馆之中。
乡试的报名流程和前面三次考试相差无几,不过是场次多了些,共有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八月十二,以及八月十五。
考试前的几天,卫允和柳存也没有出去瞎逛,而是真的安安静静的坐在家里温书,原本每日一篇的策论被卫允增加到了三篇,虽然少了一个阅卷的小秦夫子。
但却多了个柳存,两人每日除了研究一下往年的考题之外,剩下的时间,便是互相给对方出题,每日三篇的策论,写完之后,再交换互相批阅,遇到问题,两人便凑到一起探讨。
一直到八月初八那天,这样忙碌的日子才宣告结束,两人先是睡到了日上三竿,补足了这段时间缺的觉之后,便想着法的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心态。
柳存这家伙胆子也是大得很,父亲和母亲不在身边,上头没了压着的大佛,于是心思便有些飘了,还想拉着卫允去秦淮河逛一逛。
卫允直接以自己年纪还小,不适合接触这些东西为由,义正�
训练虽然劳累,但卫家的伙食也是极好的,这些个原本便是出自清白人家,或是因天灾人祸,或是因家中贫困,才不得以卖身为奴的新进护院们。
原本连饭都吃不饱了,如今能够吃饱饭,既不用干活,又能够学得本事,谁吃饱了撑的会抱怨,一个个恨不得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训练。
卫允十三岁的这个新年,过得很是忙碌,短暂的拜年之后,便再一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时光匆匆而过。
冬去春来,夏至秋临。
三年一度的秋闱,即将到来,八月初九,便是乡试的第一场。
大周的行政划分和历史上的宋朝有些类似,同样是改唐时的道为路,作为国家的第二级别的行政区域,扬州原属淮南路,元祐二十二年,不知因何故,元祐帝大手一挥,将其划入江南东路。
是以卫允若是想要参加乡试,就必须得去金陵城才行。
索性,卫允这一次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和柳存一道结伴而行,两人带着书童行李,自扬州府乘坐商船,先走运河,而后转入长江,直入金陵。
这也是卫允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来到金陵。
与江都城不同的是,金陵的城池更加的高大宏伟,经济也更加繁荣。
这一点,只从卫允他们下了船,在金陵码头的所见所闻,便不难看出,熙熙攘攘的码头上面,琳琅满目的货物,来往的车马人流,超出扬州何止数倍。
码头向来便是龙蛇混杂之地,一行人并未做过多的停留,而是直接进了府城,入住了小卫氏在金陵置下的院子。
得益于这几年和卫家做肥皂生意带来的巨大利润,柳存母亲海氏的资产也愈发雄厚了,早早的就在金陵置下了宅院和铺面。
可柳存这厮自从知道了卫家在金陵也有院子之后,便要死要活的赖着不肯走,非要和卫允住在一块,美其名曰考前两人一块温书,互相切磋,彼此督促,要比自己一个人效果更好。
乡试将近,海氏也就没有过分的限制他,反正柳存是住进卫府里头,大家知根知底的,且两家的关系也越发亲密,还有个一同考试的卫允作伴,总归不是学那些纨绔子弟,招猫逗狗,混迹于秦楼楚馆之中。
乡试的报名流程和前面三次考试相差无几,不过是场次多了些,共有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八月十二,以及八月十五。
考试前的几天,卫允和柳存也没有出去瞎逛,而是真的安安静静的坐在家里温书,原本每日一篇的策论被卫允增加到了三篇,虽然少了一个阅卷的小秦夫子。
但却多了个柳存,两人每日除了研究一下往年的考题之外,剩下的时间,便是互相给对方出题,每日三篇的策论,写完之后,再交换互相批阅,遇到问题,两人便凑到一起探讨。
一直到八月初八那天,这样忙碌的日子才宣告结束,两人先是睡到了日上三竿,补足了这段时间缺的觉之后,便想着法的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心态。
柳存这家伙胆子也是大得很,父亲和母亲不在身边,上头没了压着的大佛,于是心思便有些飘了,还想拉着卫允去秦淮河逛一逛。
卫允直接以自己年纪还小,不适合接触这些东西为由,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