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26章 日趋完善,稻花鱼熟


  同时,在肥皂作坊建起来之后,丁健让人把卫家也重新修缮了一遍,原先的一进院子变成了三进的大宅子,后院变成了二进的院子,后院后边的那五分菜地也被围墙包了起来,变成了第三进的院落。

  除了原先的大门之外,卫家又分别在东北角和西北角的围墙上开了两个小门。

  七月初,肥皂作坊正式开业,稻香村村民们,每一户人家都和肥皂作坊建立起了合作的关系。

  卫家将扬州城和附近几个乡镇的肥皂售卖生意都交给了稻香村的村民,由里正林三叔还有林族长以及村中的耆老们负责管理。

  林族长和一众祖老以稻香村的名字,按户入股,在稻香村里头募集了资金,在扬州城和附近的两个乡镇里各自办了一家杂货铺子,主要是卖肥皂,还有一些村里人自己做的竹筐竹娄什么的。

  肥皂依旧是每块十六文的售价,卫家拿十五文,他们抽取一文的提成,只是没有了那基本的十文工钱。

  然后每三个月进行分成,收益之中的三成归林氏一族所共有,用于维护三间铺子的正常运行,其余七成按户平分(因为募资的时候每一户出的银子都一样多)。

  村里还和卫家进行肥皂生产链上面的合作,有的负责收购肥皂作坊所需要的用到的草木灰,再转手卖给卫家。

  有的则是为肥皂作坊提供每日熬煮肥皂之时需要的柴火,而且因为肥皂作坊的人多,所以肥皂作坊的菜蔬也是从村里头购买的。

  为了肥皂作坊的事情,小卫氏又重新去了一次牙行,找的还是上次那个余牙婆,又买一批人。

  在肥皂作坊里头工作的,全部都是和卫家签了死契的下人,不过卫家也很公道,没有压榨他们,每个人每天分到的工作并不繁重。

  还给他们开出了不菲的月钱。

  小卫氏和丁健还专程跑了一趟泰兴县,和柳县令的夫人,也就是柳存的母亲海氏,签订了合作售卖肥皂的契书。

  卫家每个月向柳家提供五万块的肥皂,价格则依旧是每块十五文,除了稻香村负责的府城和那两个乡镇之外,柳家可以将其卖到任何地方,还有卖多少,也归柳家自己定。

  卫家也借此靠上了柳家这颗大树。

  柳家是淮南大族,族中许多子弟出仕,在朝中为官,其中官位最高的一个,是柳家嫡系的二爷,柳县令的堂叔,如今已经做到了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

  更不用说朝堂之中,那些个和柳家交好的官员世家,门生故吏了。

  半个月之后,卫家向海大娘子那边交出了第一批的肥皂,足足有五万块,也从海氏的手中得到了七百五十两的银子。

  但其实卫家能够得到的真正纯润,却只有四百多两,因为卫家在这制作肥皂上面投入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且先不说材料的成本,光是将生产线建立起来所耗费的庞大人力物力,就将这段时间卫家挣来的银子给彻底掏了个空。

  卫家在拿到第一个月的利润之后,便立马又开始筹备起了榨油作坊的建造。

  选址就在稻香村边上,也是背靠着青牛山,肥皂作坊半里之外的一块荒地,榨油作坊建好之后,小卫氏先是斥巨资定做了了五套榨油的设备,然后又花了大价钱从榨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