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二
�话,还真没人敢和她说过,却句句砸在了她的心坎上。

  除了赵映珍,她还有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和两个更小的女儿,那个人心狠如斯,连昔日最最疼爱的女儿都能送进宫去,还有什么他做不出来!

  原本强撑着坐起来的小刘氏,一下子瘫软在榻上,一旁的丫头抖着手端了蜜水想要喂她,她迟疑了一下,终是张了口。又缓了良久,才缓匀了气。

  她道:“瞧不出你还是个能说会道的,那你说我这病……该怎样才能慢慢好起来呢?”

  “清粥数日,再喝上些许在下的汤药。”樊星汉转身到了桌案旁,握笔疾书。

  字如其人,波澜不惊。

  小刘氏瞧了一眼那药方,闭了眼道:“你……去领赏吧!”

  宰相府的赏赐,樊星汉自是不会要。

  他跟着领路的小厮出了后院,在花园中顿了脚步,和那小厮道:“我有事想要拜见宰相大人,烦劳小哥通禀一声。”说着,从袖笼中摸出了一块碎银。

  要放在平日,宰相大人怎么可能见区区一个大夫,即使他是个散官又怎样。

  可今日不同,赵器肯定会见他。

  并非是因为他医好了宰相夫人的心病,反而是因为他多事了。

  就好比,当初他捐出了五千担粮食一样,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是兵行险招。

  若不是被逼急,他露财也不会露到圣上面前去。

  而圣上抬举他,说不好听些,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再有灾情呢!

  那赵器会和他说些什么,他早已细细思量过,若叫他投诚,即使他再不愿意,如今也不是不可以。

  不甘如何,委屈也罢,这世上的生存定律,不过就是女人依仗男人,小人依仗大人,有财的还得依仗当权的而已。

  再说,钱财本就是身外物,哪里会比的上人重要。

  想那小刘氏不过是赵器的填房,在她之前,还有一个大刘氏,与赵器结发八年,方才生下长女赵映珍,却不幸因生产弱了身体,一年之后离世。

  小刘氏是大刘氏的亲妹妹,甘愿做赵器的填房,为的是能够照顾姐姐的孩子。

  一个姨母因为继女的亲事,气的差点儿没了半条命。

  樊星汉只要一想起那天昭娘说的那些个事情,心便如刀割。

  以前不管不问,就是因为不敢不能,而今变成了不能不管。

  他蜷缩了十年,不见还罢,一见当真硬不下心。

  他想,即使多的不做,至少也得让那母女能够安稳的过下去。

  那前去通禀的小厮很快回转,领着樊星汉直直穿过赵府的花园,到了前院的待客厅。

  有丫头端上了茶水,喝过一盏,方见赵器从他来时的另一个方向缓步走来。

  说起来,他还是十几年之前见过赵器。那时的赵器没有如今的意气风发,更没有周身都散发的这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那时的赵器有些平庸,谁也想不到他能笑到至今。

  樊星汉立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