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拔丝山药】
  这章是甜甜哒、黏黏的,很好吃的拔丝!

  ↓

  【制作方法】

  怀山药..600克冰糖....200克花生油...500克

  1.山药洗净蒸熟,去掉外皮,切成滚刀块。

  2.炒锅置中火上,添入花生油,油热五成,将山药下锅炸制,中间顿火3次,炸成柿黄色,捞出沥油。

  3.锅内余油少许,下白糖炒成稀汁,起小花时,把炸好的山药下锅,甩点清水,翻身出锅即成。外带一小碗凉开水,同时上桌。

  制作关键

  1.炒好糖是制作拔丝的主要技术关键,有三种方法:第一油炒法,可先加入油,也可油糖同时下锅,糖油的重量比,一般按..150克糖,5克油较为合适。第二水炒法,水与糖的重量比,一般为..150克糖,25克水。第三油水混合炒法,糖和油、水之比为..150克糖、20克水,5克油。

  以上三种炒法,均需在炒前把糖碾碎,糖一入锅,就要不停地翻炒,见糖先起大泡,而后气泡变小,溶化的糖由稠变稀且色变浅黄时,即可投入主料。不论采用哪种炒法,【火力皆不宜大】,注意不要使糖挂在锅边,以免焦糊影响颜色。

  2.主料炸制和炒糖必须同时完成,一先一后,都将影响拔丝效果和成品质量。

  3.装拔丝菜的盘底必须抹一层油,随菜要跟一碗凉开水,吃时蘸水使菜肴变得脆甜可口而不粘牙。

  特点:

  外甜内滑,营养丰富。炒糖浆时用小火慢慢炒,才能拔出丝。

  ↓

  【起源】

  清代宣统翰林学士薛宝辰在他所著《素食说略》中提到“拔丝山药”说:去皮,切拐刀块,以油灼之,加入调好水冰糖起锅,即有长丝。

  但以糖炒之,则无丝也。京师庖人喜为之。“拔丝山药”是北京传统名菜,少说也有百余年历史。而今拔丝山药又加上点儿桂花卤,撒上点熟白芝麻。吃的时候得趁热,夹块山药一拉,糖丝能拔一丈多远。入口之前一定要在凉开水碗里蘸一下,避免烫嘴。

  (卷毛:拔丝得用冰糖才能起丝︿( ̄︶ ̄)︿)

  【菜品特点】

  拔丝山药,汉族传统名点,年节食品,是过年迎春菜式中的一道甜点,又甜又粘,甜脆香酥,软嫩香甜。由于山药的营养价值高,常食此菜能防病、抗病,延年益寿。

  山药原名薯蓣,唐代宗名李预,因避讳改为薯药;北宋时又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河南怀庆府(今温县)所产最佳,谓之“怀山药”。“怀山药”曾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遂蜚声中外,历年来向英,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

  【典故咧】

  “拔丝山药”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发生在唐朝。

  相传一天,李密邀魏徵饮宴,商议如何攻占荥阳。

  李密要快攻,速战速决,魏徵就是不提攻打荥阳之事,李密十分着急,又拿他没办法。

  正在纳闷之时,厨师端上一盆色泽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