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巧舌如簧(上)
/>
“这也太软蛋了。”李隆基看在眼里,一阵无语。
适才,李旦还信誓旦旦,大包大揽,要把事儿揽在身上。武则天还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短案,他就软蛋了,这令李隆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过,这也正常。”李隆基转念一想,要是李旦不如此,反倒不正常了。
谁有武则天这样强势的母亲,谁都得怵。武则天的性格强毅,就是唐太宗这样的牛闪闪皇帝都得jing惕,更别说李旦这软蛋了。
而且,李旦一直生活在武则天的阴影中,他对武则天是打从骨子里害怕,见到武则天如同老鼠见到猫儿似的,武则天怒,他能不惧吗?
“好你个皇嗣,教子无方,竟然吃草,皇家的脸面都给你父子丢光了!”武则天好看的眉毛一拧,目光锐利如同利剑似的,冲李旦喝斥起来。
声音虽然冰冷,令人寒,却是异常动听,如同黄鹂的美妙歌声,又如明珠撞击玉盘,清脆悦耳。
贾太监没说谎,武则天是真的怒了,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喝斥李旦。不管怎么说,李旦也是她的儿子,要是能给留点面子的话,她一定会给的。
武承嗣把李旦那副胆颤心惊,冷汗直冒的样儿看在眼里,异常享受,昂头挺胸,手持玉笏,上前一步,道:“臣启禀陛下,皇嗣教子无方,竟然吃牛……都……不……吃的草,令皇家颜面扫地,皇嗣不配为皇嗣,还请陛下惩处。”
为了扫李旦的脸面,武承嗣把“牛都不吃”四字拖得长长的,仿佛这是世间最可耻之事似的。
“臣赞同魏王之言。”一个高冠革覆,褒衣博带的官员上前一步,大声附和。
他叫张嘉福,是武承嗣的心腹之一。
“陛下,臣以为魏王言之有理。皇嗣教子无方,皇孙吃牛都不吃的草,这种事儿翻遍史籍,都找不到啊。要是这事让史官记下了,一定会让后人耻笑陛下。”又一个官员上前一步,手持玉笏,大声附和,道:“陛下,史笔如铁啊!”
他叫王庆之,也是武承嗣的心腹之一。
“史笔如铁?”武则天轻声道,眼中的厉芒更胜数分。
皇帝怕什么?
皇帝不怕血流成河,不怕积尸如山,就怕史笔如铁。
血流成河,积尸如山,那是帝王功业的象征。哪一个有大成就的帝王,不是踏着累累白骨登上辉煌呢?
可是,要是史官写下他的丑事,那就会背上骂名,千秋万世都没有好名声,谁能不怕呢?
鸟儿得爱惜自己的羽毛,是人就得爱惜自己的名声,皇帝也不例外。
这个王庆之用心险恶,说到武则天的痛处了。要是这事被史官记下了,肯定会成为笑柄,千秋万世令人笑话,武则天不能不忌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片附议声响起,不少大臣赞同武承嗣的说法。
他们都是武承嗣的人,当然要拍武承嗣的马屁。
这里的官员并不全是武承嗣的人,也有和武承嗣很不对付的,想要为李旦说上几句话,可是李隆基吃草这事�
“这也太软蛋了。”李隆基看在眼里,一阵无语。
适才,李旦还信誓旦旦,大包大揽,要把事儿揽在身上。武则天还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短案,他就软蛋了,这令李隆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过,这也正常。”李隆基转念一想,要是李旦不如此,反倒不正常了。
谁有武则天这样强势的母亲,谁都得怵。武则天的性格强毅,就是唐太宗这样的牛闪闪皇帝都得jing惕,更别说李旦这软蛋了。
而且,李旦一直生活在武则天的阴影中,他对武则天是打从骨子里害怕,见到武则天如同老鼠见到猫儿似的,武则天怒,他能不惧吗?
“好你个皇嗣,教子无方,竟然吃草,皇家的脸面都给你父子丢光了!”武则天好看的眉毛一拧,目光锐利如同利剑似的,冲李旦喝斥起来。
声音虽然冰冷,令人寒,却是异常动听,如同黄鹂的美妙歌声,又如明珠撞击玉盘,清脆悦耳。
贾太监没说谎,武则天是真的怒了,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喝斥李旦。不管怎么说,李旦也是她的儿子,要是能给留点面子的话,她一定会给的。
武承嗣把李旦那副胆颤心惊,冷汗直冒的样儿看在眼里,异常享受,昂头挺胸,手持玉笏,上前一步,道:“臣启禀陛下,皇嗣教子无方,竟然吃牛……都……不……吃的草,令皇家颜面扫地,皇嗣不配为皇嗣,还请陛下惩处。”
为了扫李旦的脸面,武承嗣把“牛都不吃”四字拖得长长的,仿佛这是世间最可耻之事似的。
“臣赞同魏王之言。”一个高冠革覆,褒衣博带的官员上前一步,大声附和。
他叫张嘉福,是武承嗣的心腹之一。
“陛下,臣以为魏王言之有理。皇嗣教子无方,皇孙吃牛都不吃的草,这种事儿翻遍史籍,都找不到啊。要是这事让史官记下了,一定会让后人耻笑陛下。”又一个官员上前一步,手持玉笏,大声附和,道:“陛下,史笔如铁啊!”
他叫王庆之,也是武承嗣的心腹之一。
“史笔如铁?”武则天轻声道,眼中的厉芒更胜数分。
皇帝怕什么?
皇帝不怕血流成河,不怕积尸如山,就怕史笔如铁。
血流成河,积尸如山,那是帝王功业的象征。哪一个有大成就的帝王,不是踏着累累白骨登上辉煌呢?
可是,要是史官写下他的丑事,那就会背上骂名,千秋万世都没有好名声,谁能不怕呢?
鸟儿得爱惜自己的羽毛,是人就得爱惜自己的名声,皇帝也不例外。
这个王庆之用心险恶,说到武则天的痛处了。要是这事被史官记下了,肯定会成为笑柄,千秋万世令人笑话,武则天不能不忌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片附议声响起,不少大臣赞同武承嗣的说法。
他们都是武承嗣的人,当然要拍武承嗣的马屁。
这里的官员并不全是武承嗣的人,也有和武承嗣很不对付的,想要为李旦说上几句话,可是李隆基吃草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