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王门立雪
>
  乖崖先生之学已经为儒家找到了另一条路,这条路是否正确他不知道,但是心中也佩服不已。

  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做出革新之举。

  “如何?”见对方看完那一叠书稿久久不语,王九渊开口问道。

  “先生之学别开生面、高屋建瓴,令人读罢耳目一新,允升佩服。只是……”说到此处,常晋略微沉吟了一下。

  “允升但说无妨”王九渊不以为意的挥挥手,他很想听听对方的见解。

  “儒者以本心,心既是理,道在心中。”常晋将书中提炼出纲领性的话语重新念了一遍,然后组织言语:“如果我理解没错,先生的治学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不拘泥于形式,故所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只是世人愚昧,以本心求理、求道怕是大不易,必须以术相佐……”

  常晋将自己的思索一股脑说出,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乖崖先生所言的这套儒家学说很有新意,只是尚未到达圆满的境界,中间还有很多瑕疵。以本心求理、求道。求理容易,求道却很难,这中间还有很大的沟壑,乖崖先生并没有将它们融会贯通在一起。

  “允升所言极是,这本书乃老夫近年思索所得,并未达到圆通之境。如今被免官,有了空闲,老夫将花费数年时间将它完善,以穷其理,证其道。允升可愿助老夫一臂之力?”说完,王九渊殷切的看着他。

  最后一句意思很明显,想收常晋为弟子。

  能够成为王九渊的弟子,估计这是很多读书人做梦都想的事情。

  常晋能够感觉到对方目光中包含的期望,可他很快很坚定的摇了摇头:“多谢乖崖先生看重,只是晚辈有很多舍不下的东西。”

  他这并非搪塞,先前和青丘一族胡大海交谈,对方曾经言及大燕王朝即将倾覆,常晋虽然没能够看出乱象,但心中却也有几分相信。

  如此乱世,根本不是闭门做学问的好时机。他不是看透人世的大儒,哪能在书斋中观世间风云变幻呢。

  常晋原本不是这方世界的人,而是来自地球后世,虽然继承了书生身份,但对于儒学一道,他算半个局外人。正因为如此,常晋对于儒学的见解和很多读书人不同。

  无论是在这方世界还是前世地球上,儒学从来都是瘸腿将军,重文轻武,或者说重道轻术。在地球上无道法显圣,所以儒学缺陷尚不明显,以至于残存千年,最后被坚船利炮攻破。

  这方世界不同,道法显圣,妖魔鬼怪横行。儒学只有治国之学却没有自保的术法,没落是必然的事情。

  乖崖先生的学说虽然很新颖,但是如果不能讲术法融入其中,肯定也会走前人的老路,进入死胡同。

  就常晋记忆所知,地球儒学发展脉络也如此。无数读书人都在寻找新的出路,以至于最后大大小小足有上百儒家学派。这些学派却始终都在窠臼之中寻找,并没有跳出儒学来看自身。而且最后互相攻击,完全内耗掉。

  这些话过于惊世骇俗,所以常晋就压在心底没有说出。

  “可惜了”王九渊遗憾的叹了口气。刚才一番交谈,他已经看出常晋虽然欣赏自己的学说,但并不完全赞同。而且此人性子和自己一样,都属于坚毅果断之人,一旦确定想法,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