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臣(十七)
��的看着床顶,幽幽的说着:“到了京城,你要尽快与我划清界限。”

  “亨九,你说什么!”

  面对着黄志遴的震惊,洪承畴仍旧是那副有气无力但却不容有任何质疑的态度:“不光是你,其他人也一样,尽快与我划清界限,或许还有机会免于一死。我,对朝廷而言,已经剩不下什么利用价值了。”

  永历十三年六月,哪怕是已经过去了半年,北京城里的萧瑟仍旧,人气儿没有恢复哪怕半点儿。

  此前,江山大捷的阵亡名单传来,正蓝旗和镶蓝旗聚居的宣武、正阳、崇文三门一带和镶黄旗聚居的安定门一带便立刻有近半数的家庭带了孝。等磨盘山大捷的阵亡名单送回来,戴孝的范围一下子就扩大到了除却德胜门一带正黄旗的聚居区外的整个北京内城!

  一时间,就连用来制作孝服的白布都脱销了,甚至顺治从内务府、从户部的库房里将白布都翻出来发给那些有家人战死的八旗家庭都不够用,以至于不得不从外地紧急抽调白布。

  哀恸过了,接下来就是对那些致使战败的罪魁祸首们的声讨,京城的八旗大爷和旗人姑奶奶们不分满、蒙、汉军,纷纷走上了街头,日日堵在皇宫门前哭丧、堵在那些他们认定需要承担罪责的官员家门前叫骂,说什么也要让清廷尽快惩治那些罪魁祸首。

  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浙江、江南、江西的官员无不是被两蓝旗和镶黄旗阵亡者的家属们一一点名。但是两个来月之后,他们的声浪就被其他几个旗,包括镶黄旗另一半的家属们盖过去了。而这一次被点名的就换做了灭国大军的幸存者,比如吴三桂、王辅臣、赵良栋,再比如长沙幕府的那些官员。

  当然,有幸前后两次都被点到名的南昌驻防八旗的昂邦章京章佳*达素,这位“满洲第一勇士”的好兄弟一下子就在整个北京城里打响了知名度,成为了街知巷闻的流量代言人。

  真是可喜可贺!

  然而,没等达素有机会将流量变现,风向就突然变了。四月里的某一天,因为举荐达素而备受攻讦的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瓜尔佳*鳌拜在朝会上突然指控西南经略洪承畴诸般大罪——弃土、弃军、丧师、辱国、贪墨粮饷、虚报公银、滥用私人、钳制将帅、顿兵不战、谎报军情、靡费军饷、私通外敌、催促多尼进军致使其中了明军埋伏等十三条大罪。

  这位满洲第一勇士中气十足的喝骂声当即便压倒了一切的杂音,只在片刻之后,朝中的辽东旧臣、北党、八旗亲贵们便纷纷出言声讨,要求将洪承畴处以极刑。甚至就连那些还没被陈名夏、陈之遴牵连到的南党们也连忙随声附和,生怕慢上哪怕一秒都会被其他人冠之以洪承畴同谋或是党羽的罪名。

  那一天之后,在北京城中,达素这个名字便如同是爆出了黑料的过气网红似的,迅速地被粉丝们丢在了一旁。八旗子弟们如磕了药似的疯狂的追逐着新晋流量,但同时又是作品等身的老戏骨洪承畴的一切,乃至是都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地步。

  洪承畴位于皇城地安门外东大街南锣鼓巷的宅子当天就被狗仔爆了出来,很快的,他的家人和仆人们就发展到了连买菜都用不着了的地步——热情的八旗粉丝们每天将成吨的烂菜叶子、臭鸡蛋以抛射、直投等多种方式投喂给他们。很多聪明的汉人干脆做起了这方面的买卖,从城外倒买倒卖进来了大量的应援物,并且通过用同样的投喂方式拉近了与曾经高不可攀的八旗大爷们的距离,突显了我大清满汉一家的先进民族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