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使节
部山区打游击的莫敦让狂喜暂且提,黎朝太尉长国公看到朝廷给予北朝谕旨内容之后,夜不能寐,不到半月,头发白了一半。

  安南南北之争加上黎朝内部的“阮郑”之争,早已经把国家的战争潜力抽干。此时南北双方,郑氏武功最盛,兵马也不过五万之众。

  以五万疲惫之兵,抵挡一战击灭莽应龙的大明新军,郑松用脚指头想也打不过。随着大明皇帝诏旨在安南的广泛传播,清化城已经陷入恐慌。光兴帝反复召见郑松,问他能否保住清化——如果保不住,咱们是投降还是往南跑。

  郑松回奏道:“皇上不必紧张。如今大明灭缅已经五年,兵锋所向,寮国、暹罗、占城等无不自危,臣将派遣使臣,点明唇亡齿寒之意,或可阻挠北兵。”

  “其次,臣听闻葡萄牙夷已被西班牙夷兼并,而大明与西班牙夷交恶,吾已遣使,赴满剌加求见其总督,或可能借来助力。”

  “三者,臣请皇上南狩,前往东山,以策完全。”

  “至于最后一节,我朝虽然恭事大明,但明廷不允我朝贡,至今五十七年了。臣请遣一精干使臣,赴大明京师朝贡——或可收缓兵之效。”

  光兴帝黎维潭此际十八岁,十二年的傀儡生涯早就把他的骨头抽掉,毫无英武之气。听长国公如此说,他脸色惨白落泪道:“长国公说的是。吾闻以小事大,理势之常,不过皇帝名号,有甚可惜?吾就算称‘都统使’,又有何妨?”

  郑松听黎维潭这话,如鹰隼般的眼光在他脸上一钩,冷笑道:“陛下为都统使,将置臣于何处?”光兴帝嗫嚅而不能答。

  郑松起身道:“臣料北兵南来,必然合莫氏之兵。莫氏鼠辈早已丧胆,见臣之将旗,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儿。若能乘隙败之,未必不能守一个和局——还请皇上准备一下,您先去东山罢。”

  ......

  万历十二年九月,黎朝使臣郑仲傀携带贡物到达广西,言辞甚贡,请广西巡抚代奏朝廷,准他入贡。

  为了能获得朝廷许可,使者郑仲傀替光兴皇帝起草的拜表中有“臣,都统安南,不过为陛下守土......君父与臣相隔不通问,臣每思之,椎心泣血......”等。

  然而,俏眉眼做给瞎子看,广西巡抚吴文华告知郑仲傀,安南黎朝多年不与朝廷通贡,如今大兵压境,方虚与委蛇,蛇鼠之性,令人不齿——直接拒绝其入境并责令他立即返回清化。

  郑仲傀乃黎朝进士,汉学精通,以中国历代抚缓远人诸般历史记录论证吴文华这样做不对,并且大段背诵太祖宝训,指出朝廷兴兵攻越与祖训不符。

  吴文华听了冷笑道:“太祖时,航路未辟,大船不足千料,安南之土与中原隔山望海,治理不易,得地不足以富国,得其民确不足使令,太祖方有此言。”

  “然至成祖时,安南何曾有都统使,我朝郡县其半也!黎利反贼,抗拒天兵,得其一逞。夜郎之国,也敢称孤道寡,帝之一隅,何其可笑!”

  “吾皇欲制霸宇内,卧榻之旁焉能留汝等酣睡!你不必以言辞动我,速速回报你家郑主,面缚膝行,来此谢罪,未必不能留其苗裔。若继续冥顽不灵,天兵一至,种类绝矣!”

  郑仲傀激将、哀求、贿赂等招数都用上了,也没得到吴文华的允许,只能大哭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