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须坚守的城市
的37炮打坦克正合适。

  总而言之,p-39是一款美帝海陆航都看不上的落后的货色,方剑雄打算捡便宜,弥补一下中国空军对地攻击不足的缺口。高空格斗有野马,低空p-39的性能优异,搭配着使用能省不少钱。

  费舍尔出马效果就是不一样,还没去中国呢,就拿到了一笔订单。罗斯福闻讯很重视,立刻让人去了解这个事情,消息反馈为p-39售价五万美刀,海航和陆航装备了8000多架,也可能是9000架,反正是花了不少冤枉钱。

  这种飞机还有人愿意要,真是意外之喜。不用罗斯福张罗,美帝海航和陆航比谁都上心,处理掉这些飞机,才能换新飞机,皆大欢喜的事情做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于是,在总统办公室的干预下,美帝方面报了个良心家,一万五千美元一架,也就是给打了三折。按说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了,不料方大总统的反应很不给面子,回电称:一万美元一架,愿意卖就先来个三千架,我们用着试试看。

  美国方面接到回音之后急了,怎么能才要三千架呢?太少了,必须是太少了。反正这些飞机丢仓库也很难看见出头之日了,以美帝的生产 能力,飞机造起来不要太快。于是美帝方面表示,一万美元一架可以考虑,但是不能少于八千架的采购量。

  双方用电报互相讨价还价,方剑雄这边很快就回答,八千架可以考虑,但是价格上要再优惠一点。出于拉住中国的愿望,罗斯福高度关注这个事情,其实按照他的意思,白送给中国也不是不行,历史上他就是作为援助白送给了苏联。

  于是罗斯福把费舍尔叫进办公室,单独跟他谈道:“看来中国在对苏战争中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他们的军工产能。这个现象可以作为跟中国谈判的筹码,只要中国加入同盟国,美国可以考虑援助中国一定数量的军火。”

  费舍尔点点头道:“我认为方剑雄的主要顾虑,还是不想两线作战,但是他也不会放纵日本在亚洲横行,这一点从他跟英国达成的交易就可以看的出来,现在中国驻军缅甸,日本想直接从地面攻击印度的可能性破灭了。美国参战之后,日本的主要对手肯定变成了美国海军,尤其是太平洋舰队。我认为可以暂缓与方剑雄就援助问题的谈判,等美国海军教训了日本海军之后,再考虑中国加入盟国的问题。甚至这一次交易,都可以暂时拖着。”

  罗斯福认为这个分析很中肯,毕竟中国是个大国,具备了对美国一统太平洋构成威胁的能力。所以必须要让中国看到美帝的强大,然后再谈判就相对轻松了。罗斯福让费舍尔尽快出发,并且派出专机,先飞印度,然后再飞北京。

  至于p-39这笔买卖,咬死一万五千美元一架,而且一次要采购八千架。美国这个态度的转变,直接导致买卖破裂。大概是因为觉得方剑雄想买p-39这个事情抓住了软肋,美国的态度变得强硬了一些。

  费舍尔还在路上的时候,中亚的战役进行到了一个关键点上。陈明仁的一个军猛攻苏军把守的山头阵地,为了为争取足够的时间,朱可夫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挡住中路的中国军队。

  玩了命的苏军异常凶残,这一点陈明仁很快就深有体会。国防军的步兵战术确实很经典,效果也很好,第一波攻击陈明仁的一个突击营就冲上了苏军的阵地,还没来得及高兴,苏军的敢死队抱着集束手榴弹往下滚,一口气滚了三十几个。一个营的精锐,在自杀攻击面前损失过半,陈明仁看着山头上轰轰轰的不断响起,牙根都咬出血都没察觉。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