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战争走向的关键
  现代战争中智谋的作用越来越小,战争的走向只能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历史上的抗战正是如此,日军的战术可谓死板,但还是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

  看似战争变得越来越简单,实际上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作用在战场上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一场战役之前的准备事项海量且琐碎,然而离开战前这些准备,参谋们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往往都是脱离战场实际情况。

  被苏联抢先一步动手这个事情,算是给方剑雄敲响了jing钟。要不是战前在中亚地区早就做好了长期防御的准备,苏军的突然袭击就会给中方造成沉重打击。情报工作滞后了,但是这管不得情报部门,苏联的政治体制就是为战争量身打造的体制,这种体制导致情报工作将很难展开。

  “各战区的情报部门,必须加大投入。类似的错误,只允许犯一次。”方剑雄一句话,这个事情就算是定论了,军方只会毫不犹豫的执行。换成别的人,就没那么好使了。

  骨子里方剑雄非常不喜欢英国这个国家,不过坐在大总统这位子上,很多时候就不能凭着个人的喜好来办事。国家利益总是要摆在第一位的。

  “战场战役基本成定局,我留下来也没太大意义了。远东有百里部长坐镇,出不了大问题。”方剑雄离开迪化的前夜,接见了本地的头面人物若干。自信的透露了一些战争的走向,这让本地人的情绪变得更加的稳定。相比于清朝和北洋,方剑雄主导的民国时期,本地各民族的生活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观,首先得到改善的就是社会地位。义务教育,参政议政,这些权利的下放,为稳定地区形势起到了根本的作用。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人口对比的变化,如今的迪化极其周边,汉族人口已经不怎么落下风了。

  答谢晚会的最后,还是出了一点小小的波折。迪化议长卡西乐尼提出,别院里的女孩子,都是族人挑选出来奉献给在世神方大总统的礼物,希望方大总统走的时候都带上。就算不带上也给她们一个说法。这个插曲让方大总统深感意外,怎么就成了在世神了。

  这个礼物收不收呢,正在犹豫的时候,迪化〖jing〗察厅长王自省进言:“不收的话,这些女孩子回去也活不了。”方大总统在一阵愕然之际,只好点头答应收下。带回去后。另行安排处理吧,反正这些女孩子不会去碰,也没那么多精力。这是二十个啊!后宫三千真不好玩,短命是必须的。

  卢金陷入绝境,战争的走向和变化让他有措手不及之感。卢金在下令后撤之后,亲率两个步兵师增援萨尔坎德,目的在于接应反击部队。并构筑一道防线,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

  但是很快就传来了噩耗,乌恰拉尔出现〖中〗国伞兵,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与乌恰拉尔失去了联系,这只能说明自己的后路被切断了,乌恰拉尔只有少量的后勤人员和〖jing〗察武装,根本就不可能〖中〗国伞兵的对手。

  卢金只能如实上报,并不断的收拢部队。在萨尔坎德坚守。这个时候,他书里的几十万大军,只剩下三个步兵师,以及逃的比较快的一个装甲旅。原本希望能退下来的反击部队,在〖中〗国空军不分昼夜的轰炸下,在地面机械化部队的猛追之下,不断的失去联系。

  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当初朱可夫的正确性,但是为时已晚。作为中亚方面军的司令,巴甫洛夫在中亚反击战发起的后。并没有采取太多有效的应对措施。固执的巴甫洛夫,不过是下了一道命令,加大对比什凯克和费尔干纳地区的攻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