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这日之后,崔娆便借着年关将至,要在家中帮忙打理为由,在江安侯府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

  多日不见谢浔,她的心,似乎也慢慢平静下来。

  这日,崔栉从书院回来后,便提了一只装着鸿雁的竹笼,兴冲冲地跑到崔娆房里找她。

  崔娆正坐在屋中绣花,听见声响抬起头来,便看见弟弟提着竹笼跑了进来。

  “阿栉,你这提的什么呀?”崔娆问道。

  “鸿雁呀!”崔栉笑着回应道。

  “鸿雁?”崔娆心中一跳,忙将手中的绣花针别在绣布上,仔细看了看那竹笼与雁,觉得有些眼熟,心中暗道不妙。

  虽然心中已经猜到了,但她仍不死心地问道:“阿栉,你这雁哪来的?”

  “今日谢三哥哥把我叫去练了会儿字,我走的时候,他把这雁给了我。说这雁是二姐你的,叫我还给你的。”崔栉说着便将竹笼放在绣架旁边。

  果然是那只雁!

  一月不见,这雁长肥了不少,看来谢浔将它养得很好。

  崔娆皱头轻蹙,自言自语道:“不是让他将这雁放生了吗?他还给我是什么意思?”

  崔栉一听,赶紧说道:“对了,二姐,谢三哥哥还有话让我带给你。”

  崔娆怔了怔,抬起眼问道:“什么话?”

  “谢三哥哥说要放生,你自己去放!”崔栉嘿嘿笑道:“他还说,不管是人是物,自己招惹回来的,终归还是要自己去解决,躲是躲不掉的!”

  崔栉话音一落,崔娆便觉得自己心肝脾肺皆在颤。

  这个谢浔,自己已经躲开他了,他还想做甚?

  崔娆胆颤心惊地过了几天,也没见谢浔再出什么花招,她心里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很快便过年了,人来客往的,府里热闹了好一段日子。崔娆也忙着与母亲走亲戚,便也不怎么想起与谢浔之间那些真真假假的纠缠了。

  这日,崔植外出归来后,便到西跨院来了。

  桓氏与崔娆正坐在屋里看崔栉练字,见崔植进来,忙笑道:“阿植回来了?快帮忙看看阿栉这字,可有长进?”

  崔植含笑上前,笑道:“婶娘,侄儿这时过来,就是为阿栉的事情。”

  桓氏怔了一下,忙问道:“是不是阿栉拜师的事情有眉目了?”

  崔植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今日下午去参加诗社雅集,遇到谢三郎,他说三日后梁大师有空,到时让阿栉去让梁大师见一见。”

  崔娆坐在桌旁,听到崔植提到谢浔,她的心不禁轻轻扯了一下。那些被尘封的东西,似乎又被人扒了出来。

  他果真安排了阿栉去见梁公允。

  他这么做,是因为自己吗?

  桓氏一脸欣喜道:“没想到这谢三郎倒还守信,真为阿栉引荐梁公允了。”说到这里,她转过头,看着崔栉,说道,“阿栉,到时你可要好好表现,争取让梁大师收下你。”

  “是,娘,阿栉会尽力的。”崔栉点头道。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