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br />
  “娘亲,女儿说的可都是实话,你就让女儿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吧!”崔娆拉着桓氏的衣袖,继续央求道,“这善航大师是世间少有的得道高僧,女儿想去这法会,只是想为爹爹祈福,也不枉爹爹生前对女儿疼爱一番。”说到这里,崔娆眼睛一红,便哽咽起来。

  经历过生离死别,崔娆知道,家人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桓氏与崔镜少年夫妻,相知相伴十几年,感情极深。看到女儿提起丈夫,她心中也是一酸。想到以前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时光,更是忍不住泪水涟涟。

  “娘若是实在担心女儿,派个得力的人护送女儿前去便是!”崔娆又说道,“再说了,崔家在清河乃是世族大家,谁人不敬重我们。我马车上有崔氏族徽,想必无人会对女儿无礼的。”

  桓氏低着头,似在思忖着什么,并未说话。

  见母亲的神色间似有松动之色,崔娆便趁热打铁道:“娘,你就可怜可怜女儿对爹爹的一番孝心吧!让女儿去参加这法会,为爹爹祈福吧。女儿这一世,别无所求,只愿家人能够平安多福!”说罢,她用衣袖捂住眼,偷偷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见此情形,桓氏终于心一软,深深叹了一口气,点头说道:“如此,娘便同意你去天恩寺。不过,你不可在外贪玩好耍,务必快去快回!”

  见桓氏终于应了自己,崔娆又惊又喜,擦干眼泪,一把抱住母亲,大叫道:“谢谢娘!女儿这就去准备!”说着便松开母亲跑了开去。

  桓氏看着女儿雀跃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是啊,女儿就快及笄了,也到了快议亲的时候了,能学着自立一些,其实也好。

  七月十四一早,桓氏与崔韧夫妇亲自将女儿送出了门。

  陪崔娆前去天恩寺的,有丫鬟翠晴,和车夫宋录。

  宋录三十多岁,原是崔家护院。因少时在武当山学过武,崔韧便叫他驾车护送崔娆前去九云山,途中若是有事,凭他一身本事,还能保护崔娆。

  桓氏原本还要找两个人陪着崔娆前去,但被吴氏劝住了。

  吴氏告诉桓氏,清河一带甚为天平,贵女前去天恩寺祈福,也是平常之事。再加上这一路前去,走的也是官道,三四日便回来,不用为此大费周章。而且,这去天恩寺参加盂兰法会去的人本就多,带的人多了,反而引人注目。

  桓氏想想也对,这才只叫了翠晴陪崔娆一起去。

  活了两世,除了前世临死前逃命那一回,崔娆这般独自出门,倒真的是头一遭。

  她带着翠晴,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倒也惬意。

  在宋录的催促下,天黑之前,主仆三人终于到了九云山下的永平镇。

  崔娆找了间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客栈,便安顿了下来。

  崔娆与翠晴住在一间客房里。这房间一看便是为主仆二人准备的,一里一外两张床。崔娆住在了里面,翠晴在外间伺候着她。

  宋录便与其他的车把式们,住在大通铺上。

  驾了一天车累了,车把式们也聚在一起说说奇闻异事,摆摆浑笑话,倒也是热闹。

  这客栈里人来人往,看来这去参加善航法师主持的盂兰盆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