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章 妥协与坚持

  六月十五日晚,北京郑王府,民国大总统官邸。

  总统官邸内各道大门两旁肃立着荷枪实弹的总统近卫官兵,通往大书房的所有道路均被封锁,中央政府国务卿徐世昌、军政部长王士珍、四川边防陆军总参谋长包季卿、清史馆馆长赵尔、因政见不同辞职之后被袁世凯紧急召回的原军政部长段祺瑞,一同端坐在书房侧边的两排会客沙发上。

  坐在主位的袁世凯放下手中的几张电文,转向包季卿,不客气地说道:“季卿,既然萧一鸣不敢直接担任四川督军,而是以四川大表大会的借口,就任川军总司令,说明他眼里还有中央政府和军政部,没有把我这个大总统的面子全扫光,但是,要我批准张澜担任四川省主席,却是万万不能的!

  “全国上下谁不知道,各省民政长一职已改为巡按使,四川弄出个代表大会主席是怎么回事?还有,萧益民的川军总司令不取得中央认可,就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他想当四川督军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拿出诚意和行动出来让我看看,否则我决不答应四川方面的任何要求。”

  包季卿恭敬地点点头:“大帅,您希望一鸣如何做才好一些?”

  袁世凯哼了一声没有回答,徐世昌笑了笑靠在沙发背上,王士珍只好低声解释:“怎么说仗也打完了,一鸣老弟虽然及时释放了数千被俘官兵,可是大批武器装备仍然被他扣留,如果一鸣老弟真希望停止干戈,重归中央领导,最起码也要把扣留的所有装备还回去吧?”

  包季卿愣住了,从他认识萧益民到现在,没见过萧益民吞进嘴里的肉有吐出来的时候,听王士珍这么一解释,他发愣过后一筹莫展,只能转向赵尔笑道:“次公,一鸣是您老的弟子,您是看着他成长的,只有您老最了解一鸣的脾气,您给说说吧。”

  赵尔不紧不慢地放下茶杯,面向袁世凯低声叹息:“一鸣这孩子认死理,恐怕在这件事情上很难做出妥协,要是他在大帅的压力下把扣下的武器装备交出来,恐怕要面对全体川军将士的责难啊!老夫提个建议,大帅和诸位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次公不用客气,您说!”袁世凯还是很尊重赵尔的。

  赵尔点点头:“已经收归中央所有的汉阳兵工厂、利用四国贷款建好的河南巩县兵工厂,不是急着购买德国的步枪生产技术,德国人一直压着没有同意吗?不如让一鸣悄悄把图纸和技术交给大帅,由大帅或者军部转给汉阳和巩县两个厂,或许能避开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僵局实话,英美两国和德国一直不愿出让先进的步枪生产技术,听说陆军部愿意花五十万都买不到,有这回事吧?”

  徐世昌和王士珍眼睛一亮,不约而同转向袁世凯。

  袁世凯惊讶地问道:“次公,我倒是知道成都和雅安生产出威力巨大也很安全的手雷和木柄手榴弹,从没听说一鸣那里有德国步枪的生产图纸和技术啊?”

  赵尔笑道:“那是一鸣这小子保密工作做得好,三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在德国毛瑟公司转让的步枪图纸和技术的基础上,高薪聘请了十几名德国武器设计师和工程师,对德国m1905型新式步枪进行改良研究,去年下半年,他给我写信提起这事,说是已经把新改良的步枪技术,逐步转给了四川兵工厂,四川兵工厂运用新技术之后,月产量从一千二百支提高到一千五百支,并开始改良子弹生产线,转产毛瑟步枪使用的尖头子弹,还说最多再有一年时间,等四川兵工厂的大批技术工人熟练之后,产量还能提高一些,让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