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川滇之战(二)
��从各地赶来的两百多名中外记者四处穿梭采访拍照,匆匆记录下这个盛大的历史时刻。
等候在大营门口的彭光烈禁不住心潮澎湃,他对站在身边的孙兆鸾低声叹道:“民心所向啊!这恐怕是百年来我川军第一次举行如此规模的出征誓师仪式了!”
孙兆鸾微微一笑:“不止百年,满清入寇之后,我们四川就再也没有风光过,据近三百年来的记载,几次出川平乱的四川绿营官兵,都是愁眉苦脸离开的,送行的民众哭得日月无光,哪里有今天这种万众一心的场面?还是萧司令善于抓住机会、善于抓住民心啊!”
彭光烈心中顿时涌起诸般滋味,情不自禁地望向东门方向。他和所有的将领一样,从未料到温文尔雅、脸带微笑的萧益民,骨子里原来是如此的残酷yin狠,手段是如此的迅猛老辣,一夜之间竟将四千余人缴械,转眼间就让战力强悍的刘存厚第四师分崩离析。
如此*luo的威慑,怎能不令人心惊胆颤?
勇猛如第一师师长周俊,听到刘存厚第四师瓦解的噩耗,也吓得飞速避走乐山,再也不敢对萧益民说半句怨言。
但是彭光烈和孙兆鸾也清楚,只要是朋友,只要所作所为不过分,萧益民比谁都义气,比谁都好说话,萧益民的xing格是典型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和他过不去绝对是件可怕的事情,自恃腰杆硬朗、拥兵四千的刘存厚一夜之间崩塌远遁,就是最好的证明,从此以后,任谁在萧益民面前说话,恐怕都要小心翼翼的。
但是,如能成为萧益民的朋友,绝对是件无比光彩而又安逸的事情。
数年来,军中各部和官商两界,谁遇到困难只要开口,没有一个得不到萧益民的慷慨帮助,新军中数以百计的低级军官,在萧益民的关心帮助下迅速成长,不知不觉间,从来不吃独食的萧益民,已经在军民心中建立起崇高威望,就连西南三省和甘陕地区的江湖好汉,都连声夸奖成都洪门义字辈小哥萧益民急公好义坦诚厚道,这样的人崛起于乱世是早晚的事,谁也挡不住。
“轰、轰、轰——”
三声礼炮响起,彭光烈连忙正正军帽,眼观鼻鼻观心,笔直站立,他身后一群校尉更是一片凛然,以从未有过的标准军姿,敬候萧益民的到来。
边军骑兵团第一营的数百匹战马缓缓进入大营,马上的每一个军官都在彭光烈和孙兆鸾前方举手敬礼。
紧接着,边军炮兵营的十六门克虏伯火炮轰隆隆开来,三匹大马拖拽的炮车上,各级军官笔直站立,向彭光烈和孙兆鸾敬礼致意,边军严明的军纪、整齐的行进队形,令两位师长感慨不已,想起自己的部下就感到自惭形秽。
不一会儿,观礼的数万民众发出震天的欢呼,一面硕大的火红se飞豹战旗缓缓而至,骏马上的萧益民一身藏青se镶边将军礼服,金se镶边的将军帽上,火红的长缨与胯下的火红战马,交相辉映,肩章上的金se流苏与精美穗带随风轻摆,雄姿勃发,英气逼人,令万千军民肃然起敬,欢声震天。
萧益民在五百卫队簇拥下,策马直行,距离大营门口十余米的时候,萧益民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脸带微笑大步走向肃立敬礼的彭光烈和孙兆鸾等百余将校。
彭光烈和孙兆鸾哪里敢让萧益民主动过来,连忙跑上去郑重敬礼,用军中最正式的礼节向萧益民致意,并将本部情况简要报告。
萧益民严肃地回礼,随即站在两人身边,静�
等候在大营门口的彭光烈禁不住心潮澎湃,他对站在身边的孙兆鸾低声叹道:“民心所向啊!这恐怕是百年来我川军第一次举行如此规模的出征誓师仪式了!”
孙兆鸾微微一笑:“不止百年,满清入寇之后,我们四川就再也没有风光过,据近三百年来的记载,几次出川平乱的四川绿营官兵,都是愁眉苦脸离开的,送行的民众哭得日月无光,哪里有今天这种万众一心的场面?还是萧司令善于抓住机会、善于抓住民心啊!”
彭光烈心中顿时涌起诸般滋味,情不自禁地望向东门方向。他和所有的将领一样,从未料到温文尔雅、脸带微笑的萧益民,骨子里原来是如此的残酷yin狠,手段是如此的迅猛老辣,一夜之间竟将四千余人缴械,转眼间就让战力强悍的刘存厚第四师分崩离析。
如此*luo的威慑,怎能不令人心惊胆颤?
勇猛如第一师师长周俊,听到刘存厚第四师瓦解的噩耗,也吓得飞速避走乐山,再也不敢对萧益民说半句怨言。
但是彭光烈和孙兆鸾也清楚,只要是朋友,只要所作所为不过分,萧益民比谁都义气,比谁都好说话,萧益民的xing格是典型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和他过不去绝对是件可怕的事情,自恃腰杆硬朗、拥兵四千的刘存厚一夜之间崩塌远遁,就是最好的证明,从此以后,任谁在萧益民面前说话,恐怕都要小心翼翼的。
但是,如能成为萧益民的朋友,绝对是件无比光彩而又安逸的事情。
数年来,军中各部和官商两界,谁遇到困难只要开口,没有一个得不到萧益民的慷慨帮助,新军中数以百计的低级军官,在萧益民的关心帮助下迅速成长,不知不觉间,从来不吃独食的萧益民,已经在军民心中建立起崇高威望,就连西南三省和甘陕地区的江湖好汉,都连声夸奖成都洪门义字辈小哥萧益民急公好义坦诚厚道,这样的人崛起于乱世是早晚的事,谁也挡不住。
“轰、轰、轰——”
三声礼炮响起,彭光烈连忙正正军帽,眼观鼻鼻观心,笔直站立,他身后一群校尉更是一片凛然,以从未有过的标准军姿,敬候萧益民的到来。
边军骑兵团第一营的数百匹战马缓缓进入大营,马上的每一个军官都在彭光烈和孙兆鸾前方举手敬礼。
紧接着,边军炮兵营的十六门克虏伯火炮轰隆隆开来,三匹大马拖拽的炮车上,各级军官笔直站立,向彭光烈和孙兆鸾敬礼致意,边军严明的军纪、整齐的行进队形,令两位师长感慨不已,想起自己的部下就感到自惭形秽。
不一会儿,观礼的数万民众发出震天的欢呼,一面硕大的火红se飞豹战旗缓缓而至,骏马上的萧益民一身藏青se镶边将军礼服,金se镶边的将军帽上,火红的长缨与胯下的火红战马,交相辉映,肩章上的金se流苏与精美穗带随风轻摆,雄姿勃发,英气逼人,令万千军民肃然起敬,欢声震天。
萧益民在五百卫队簇拥下,策马直行,距离大营门口十余米的时候,萧益民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脸带微笑大步走向肃立敬礼的彭光烈和孙兆鸾等百余将校。
彭光烈和孙兆鸾哪里敢让萧益民主动过来,连忙跑上去郑重敬礼,用军中最正式的礼节向萧益民致意,并将本部情况简要报告。
萧益民严肃地回礼,随即站在两人身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