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一)
�小心朕翻你的牌子”,于是无论当时樱儿如何理直气壮,听后顿时张口结舌,偃旗息鼓,缴械投降。樱儿每次恨的咬牙,但又无可奈何,她可实在没胆量去尝试那个规矩。胤禛每次看着她咬牙切齿又不知所措的样子,心中就大乐,于是得意地乘胜追击,“小心朕天天翻你的牌子”“小心朕一天翻你三次牌子”.......

  这一次樱儿和胤禛算是“重归于好”。但是樱儿知道,无论是胤禛还是她,都在努力经营、维护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实际上谁都没有再次去触碰“四人帮”这个敏感的话题。

  胤禛还告诉樱儿,“朕已经出了朱批,让江南织造听侯怡亲王的调度,不要去乱托关系、乱投山头......真是自作聪明......”

  胤禛并没有说下去,但是樱儿知道,这种事情本身无足轻重,但是胤禛就是要借这些小事,给大小官员一个信号,让他们以后有事不要再投靠四人帮,尤其是灰太郎。但凡有投靠灰太郎的,所有事情他

  这个皇帝都会驳回......这也是为了打压灰太郎的人气......

  樱儿只知道九阿哥在西北,曾经再三要求回京,,但是胤禛总是百般装聋作哑,又让年羹尧看住他。对此樱儿倒是表示赞同,毕竟,让九阿哥这个缺少政治头脑的远离是非之地,也是对他的另一种保护......胤禛又借故将十阿哥调到张家口,也是让些官员“跟随”他,据说十阿哥就没那么好脾气了,闹了不少别扭......当然,这一切还是可控的。将四人帮分隔开来,破除他们的联盟,当然是最关键的。

  四人帮开始并不在意,以为靠他们的信息系统,还是可以了解和掌控局势的。但是不久就发现他们的信息系统出了很大的问题。他们的信息来源、传递、密语等等途径,都存在巨大的差错......

  古今中外,信息战的确举足轻重。最漂亮的一次是当初靠西南战报主持金融风暴。旗开得胜后,十三从此更是花了很多人力在这方面。现在看来,这些年胤禛花大价钱在粘杆处,的确有了回报。

  朝政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当然,暗潮汹涌,还是因为各个利益集团仅仅是勉强维持着短暂的平衡......

  不久,胤禛颁布了秘密建储的制度。遵从的是“程序公正比结果的公正更重要”的原则。

  胤禛昭告了建储的程序。就是由皇帝将诏书写好,放在正大光明殿后面,并在内廷留了同样的copy件,以比对区分真假。

  这样的安排固然好,但是当时的局势却让这个制度形同虚设。当时胤禛只有4个儿子,弘时、弘历、弘昼、福惠,选择的余地几乎没有。弘时太平庸,当初圣祖爷都没瞧上,福惠又太小,好像也是个病秧子。弘昼虽然聪明,但是玩兴太大,几乎就是个纨绔子弟。圣祖爷最喜欢的弘历,就是出类拔萃的了。

  胤禛还会时时让弘历做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比如让弘历单独一个人代表他去祭老康的景陵,而且每年都去,还有好几次代表他去担当重要差事。弘历也真不辱使命,才十三、四岁的年纪,每次都将所有事情做得妥贴合理。

  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朝廷上下早就认定了“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写的,只可能是弘历的名字。

  皇亲贵戚和朝臣们开始对弘历进行关注,是从老康将弘历亲自教养在宫中开始的。当时他们对弘历的生母是何许人却一概不知,反倒是从贵妇圈里陆陆续续的打探到了一些端倪(经过十几年,贵妇圈也已经洗过几次牌、换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