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一)
��惊,因为樱儿对他的家乡意大利的了解,完全出乎他的想象。而且她还会唱那不勒斯民歌,令他激动万分。樱儿对罗马、梵蒂冈的认识让他大为惊讶,就好像她去过那里似的。实际上樱儿当然去过那里,而且是很多次,有很多地方德理格还不一定去过。他的家乡在那不勒斯,而樱儿光威尼斯就去过很多次。
没有多久,樱儿就和教堂的上上下下所有传教士、抑或是他们的家眷、随从都混熟了,于是大家开始法语、英语、一点点德语、意大利语的混说起来。那些传教士和随从们到了中国,首要任务当然是传教,但是中国人对于宗教一向不是十分热衷的,另外当时的人看到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多数是当作怪物似的避之不及,所以传教工作的进展并不理想。从明末开始,传教士们与中国人打交道就改变了策略,他们首先是传播些西洋新奇的工艺品、文化科学典籍等等,他们知道只有贵族们喜欢了他们的东西,才有可能谈到别的。到了清朝,这个策略更是皆大欢喜,老康本人就十分喜欢西学,还专门让传教士为皇子们传授西学。而且内务府对于西洋玩艺儿的订单也保证了传教士们存在的“合理性”。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西洋医药,在中国的受益人甚至还包括老康本人。
对于樱儿时常到教堂,四贝勒倒似没有什么异议,樱儿也知趣,从来不影响本职工作,所以两下里相安无事。
没有几次,樱儿就在教堂里碰到了熟人----四人帮。第一次碰到,大家都要笑。德理格当然知道这些皇子们的身份,看到他们对樱儿的态度,不禁又对樱儿肃然起敬。
四人帮听了樱儿弹吉他,都引以为天籁之声。不过樱儿十分小心地只弹曲子,要不就是唱英文歌,让这些人无法猜疑歌词的内容。不过,单是这样,这几位已经是如痴如醉,八贝勒自谦说自己并不擅长音律一道,但是他却能听出曲调中欢快或者忧伤的情感,尤其喜欢樱儿弹奏一些blus音乐,九阿哥则喜欢一些安静、委婉的旋律,这种细腻的情感和他高大威猛的身材实在不能相匹。十三本身就精通音律,更是将那些曲调品头论足一番,又说这些似乎像是歌曲,如果配着歌词更妙。十四却说音乐旋律都是相通的,但是不同的乐器弹奏同一首曲子,可能听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于是樱儿更加小心的不要去招惹这几位。后来拗不过他们,于是一曲《橄榄树》让这些阿哥们听得还是赞不绝口的。特别是那一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招来了各色眼光。
这些皇子们(当然还包括更小的十五、十六、十七他们)来此目的各异,但多少都为着老康给他们的西学功课。樱儿自然当仁不让地又担负起他们数学,物理,化学的作业指导。十三很快也发现了她的新角色,于是也加入了学习小组。不过还是以十三的水平最高,各门课全优,标准的尖子生。十三谦虚地说这是因为四贝勒在他五六岁时就开始教他算学,所以基础不错。九阿哥的外语最好(也难怪,他有意开拓跨国生意,早就开始学了,因为内务府对西洋东西的需求无上限)。八阿哥的各门功课都很好很平均,没有偏科,还时不时帮助十阿哥一下,标准的三好学生兼大队长。十阿哥就惨了点,不过他自我感觉超好。十四的数学很不错,其他的也还好,只是没有数学那么好。十五、十六、十七年纪虽小,但学的认真,进步很快。
樱儿有一次无意中对神父说,她许久没有练习西洋的击剑,所以也想着要温故而知新。这时所有人的眼光却齐刷刷的看向了十四,把他看的满面通红。樱儿心里懊恼地想,好像这件事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
再看看十四,连续的军营生涯,�
没有多久,樱儿就和教堂的上上下下所有传教士、抑或是他们的家眷、随从都混熟了,于是大家开始法语、英语、一点点德语、意大利语的混说起来。那些传教士和随从们到了中国,首要任务当然是传教,但是中国人对于宗教一向不是十分热衷的,另外当时的人看到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多数是当作怪物似的避之不及,所以传教工作的进展并不理想。从明末开始,传教士们与中国人打交道就改变了策略,他们首先是传播些西洋新奇的工艺品、文化科学典籍等等,他们知道只有贵族们喜欢了他们的东西,才有可能谈到别的。到了清朝,这个策略更是皆大欢喜,老康本人就十分喜欢西学,还专门让传教士为皇子们传授西学。而且内务府对于西洋玩艺儿的订单也保证了传教士们存在的“合理性”。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西洋医药,在中国的受益人甚至还包括老康本人。
对于樱儿时常到教堂,四贝勒倒似没有什么异议,樱儿也知趣,从来不影响本职工作,所以两下里相安无事。
没有几次,樱儿就在教堂里碰到了熟人----四人帮。第一次碰到,大家都要笑。德理格当然知道这些皇子们的身份,看到他们对樱儿的态度,不禁又对樱儿肃然起敬。
四人帮听了樱儿弹吉他,都引以为天籁之声。不过樱儿十分小心地只弹曲子,要不就是唱英文歌,让这些人无法猜疑歌词的内容。不过,单是这样,这几位已经是如痴如醉,八贝勒自谦说自己并不擅长音律一道,但是他却能听出曲调中欢快或者忧伤的情感,尤其喜欢樱儿弹奏一些blus音乐,九阿哥则喜欢一些安静、委婉的旋律,这种细腻的情感和他高大威猛的身材实在不能相匹。十三本身就精通音律,更是将那些曲调品头论足一番,又说这些似乎像是歌曲,如果配着歌词更妙。十四却说音乐旋律都是相通的,但是不同的乐器弹奏同一首曲子,可能听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于是樱儿更加小心的不要去招惹这几位。后来拗不过他们,于是一曲《橄榄树》让这些阿哥们听得还是赞不绝口的。特别是那一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招来了各色眼光。
这些皇子们(当然还包括更小的十五、十六、十七他们)来此目的各异,但多少都为着老康给他们的西学功课。樱儿自然当仁不让地又担负起他们数学,物理,化学的作业指导。十三很快也发现了她的新角色,于是也加入了学习小组。不过还是以十三的水平最高,各门课全优,标准的尖子生。十三谦虚地说这是因为四贝勒在他五六岁时就开始教他算学,所以基础不错。九阿哥的外语最好(也难怪,他有意开拓跨国生意,早就开始学了,因为内务府对西洋东西的需求无上限)。八阿哥的各门功课都很好很平均,没有偏科,还时不时帮助十阿哥一下,标准的三好学生兼大队长。十阿哥就惨了点,不过他自我感觉超好。十四的数学很不错,其他的也还好,只是没有数学那么好。十五、十六、十七年纪虽小,但学的认真,进步很快。
樱儿有一次无意中对神父说,她许久没有练习西洋的击剑,所以也想着要温故而知新。这时所有人的眼光却齐刷刷的看向了十四,把他看的满面通红。樱儿心里懊恼地想,好像这件事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
再看看十四,连续的军营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