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折枝壶传奇再现,凤凰楼大醉而归
�用茶壶,准备赠予有功劳的王公大臣。

  接道圣旨后,朱姓督陶官夜以继日的赶工,可是这朱姓督陶官做事一丝不苟,循规蹈矩,不越雷池一步,时间上还是没有赶上皇帝索要茶壶的日期。眼看期日临近,朝廷的大臣个个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派了一位锦衣卫千户马大虎前去查探是何情况。

  这位锦衣卫千户来到景德镇,看着督陶官不紧不慢和那炉中那慢条斯理的温火,非常气愤,以为督陶官偷懒必定会误了大事。为了赶工,于是下令手下将附近的树砍下来加大火力,朱姓督陶官听闻后极力反对,这马大虎就是不听,最后将督陶官捆绑于屋内,按照他的意思独自烧制起来。

  此时,正值初春,各种花开的争芳斗艳,却被这无知的锦衣卫送进了火海,结果可想而知,这一窑的瓷器全部被烧制成“歪瓜裂枣”,根本无法使用。

  宣德帝闻讯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处死了锦衣卫千户马大虎,并惩治了朱姓督陶官监管不力的罪责并贬其为庶人。

  可这一切关这位督陶官什么事,都是那锦衣卫千户恣意妄为所致。

  不过皇命已下,绝不可能更改的了,督陶官自从入行制瓷器以来,不知不觉的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行业,如今被贬为庶人,什么都没有了,只能对着满窑的瓷器痛哭流涕三天三夜。

  以前的手下看着这位昔日的好官也是非常同情,于是让这督陶官把这一窑的瓷器拿回去自己处理,权当留作纪念。

  督陶官在窑里挖了一天一夜,深夜时分,窑中的瓷器基本被清理干净,督陶官看着这黑乎乎的窑壁,想想自己的冤屈,异常难过,眼泪止不住的留下来,岂料眼泪滴下的地方竟然还露出一件瓷器,督陶官小心翼翼的将瓷器从火灰里拿出来,顿时惊在原地,这件瓷器保存的相当完好,而且从茶壶中时不时的散发出一阵阵的花香。难道是埋于灰下没有被毁的缘故吗?

  督陶官对这茶壶翻来覆去的看了无数遍,心中大喜,这千百年来,景德镇的瓷器神物就这样误打误撞的诞生了!于是,朱姓督陶官连夜带着满车的瓷器和这绝世珍品的茶壶离开了景德镇回老家去了。从此之后,这位督陶官隐姓埋名,天天对着这神来之物把玩,庆幸自己如此幸运竟然得到如此宝物,不枉自己对瓷器的钟爱,前面被贬的事也忘得一干二净。

  可惜,任何一件宝物的出现终将会伴着一场血雨腥风。这位朱姓督陶官天天拿着宝物茶壶饮茶,每每倒出茶水,都十里飘香,乡亲们闻着清香而来,都觉得此茶壶非常神奇。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有了“一壶清茶,十里飘香,胜似花香,壶比茶名”的流言,之后各种文人志士络绎不绝的前来参观。宣德帝闻讯后,也是派了锦衣卫前来收缴,这朱姓督陶官已经是身无他物,唯独此茶壶陪伴自己,自然是不给,于是连夜带了茶壶,逃跑而去。

  宣德帝博颜大怒,立刻下旨缉拿。可怜这督陶官终日漂泊度日,正面有朝廷的通缉,暗地里还有各种江湖豪杰前来抢夺,一段时间之后,身心疲惫,心灰意冷,有天来到太湖之上,看着一望无际的湖面,想想自己的悲惨遭遇,最终抱着茶壶跳了下去。

  朝廷闻讯,立刻派督办大臣前去打捞这茶壶,历时三月,几乎把太湖水都放干了,还是没有半点茶壶的踪迹,就连跳下去的督陶官也是尸骨无存,始终无法找到。

  有一天,天空乌云密布,看着暴雨即将来临,督办大臣是焦急如焚,突然平静的湖面巨浪翻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