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哪有什么淳朴的工科狗
;“劳人党”现在设置的食品统筹部,一个月光粮油消耗,治下大概九百万斤左右,这已经是相当节省了,基本说明有不少人没油水,全靠主粮杂粮的份量顶上去。

  这也是为什么王角要修水库的原因,因为小水库密集修建的好处,就是提高灌溉面积。

  粮食增长的优先级,首先就是水利工程,什么粮种、化肥,都要靠边站,往后排一排。

  以安仁县为例,围绕“大鲤鱼水库”修建的小型水库、灌溉渠、塘坝,总数量、总里程都是翻了几十倍。

  等于就是“劳人党”两年时间,做“安仁军”一百年的活儿。

  而效果也是斐然,“万亩风塘”只是一个样板,实际上大量的丘陵梯田,现在也是水浇地,总面积直接飙升到五十万亩,新增二十余万亩。

  每亩产量平均两百斤左右,两季一年新增一百万石,也就是一亿斤。

  王角敢玩赈灾的花活儿,底气就在于此,两千四百万斤的粮食缺口……那就是个屁。

  朝廷是拿不出来,“劳人党”还真有这个实力。

  南海的“赈灾”运动,主要目的,表面上看,是粮食,本质就是将大量的走私物品合法化,然后进一步加强地方和地方之间的联系,提高交易量贸易量。

  利益捆绑在一起之后,广州新政府看王角再怎么不爽,看在钱的份上,面对共同的敌人,什么想法什么怨气都可以放一放。

  当然了,当王角从次要敌人变成了主要敌人,冯大老板的态度,那肯定也是另外一回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本地区的社会生产稳定,这算是两年以来的宝贵经验。

  可以说接下来的几年,都会是将这些宝贵经验发扬光大,只是提高总产量是一回事,提高单位亩产,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单位亩产不够,提高总的耕地面积,那总产量也能提高。

  但水利工程不比别的基础建设,规模越大,回报周期自然也会越长,所以提高单位亩产,也是必要的事情。

  想要提高单位亩产,那就不是靠精耕细作就能做到的,传统的田间管理显而易见就到头了,这时候,才需要化肥、农药以及高产良种。

  高产良种王角是没有的,什么雄性不育三系稻……抱歉,没这个环境,更没有这样的运气。

  任何一种作物的高产,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还有长期不间断的投入,这需要一个有进步空间的大国,才可以创造。

  皇唐天朝……没戏。

  这个时侯,王角能够寻找的,无非是化肥和农药。

  相对于农药,化肥显然更重要。

  植物的病虫害,相对于贞观纪元的人来说,还不足以影响到社会崩溃,虫灾远不如旱灾、水灾来的恐怖。

  王角穿越前的社会,不论哪个大国,面对旱灾和水灾,都是只能挽回一点损失,并不能根绝,大国和大国之间的区别,也只有是谁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抵抗能力更强。

  所以,化肥生产,即便王角是个“对外汉语专业”的资深保安,但不妨碍他舍得掏钱。

  不舍得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