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四卿算计,郑国困守
��在晋出公这个想让公室再次崛起的国君出现下,都成了可以协调,忍让的。现在一切都向扳倒晋出公看齐,哪怕是智瑶如此自大的人,对此也没有太多的意见。

  …………且说回杨子璐,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虑后,杨子璐最后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在二月,杨子璐将云集叶邑的大军整顿一番后,大军立刻直扑郑国国都南郑而去,至于沿途的城邑杨子璐都不理会。而大军抵达了南郑后,杨子璐但并没有选择攻城,只是将南郑包围起来。并让后续的士兵在沿途修建堡垒,修葺道路,将之修建为粮道。

  接着杨子璐留下楚国五万人包围南郑,就回到联军那里整顿军务。杨子璐下令除了宋国和汉国的士兵,其他联军的士兵都驻守沿途的堡垒。而宋国的士兵则护送粮食,汉国士兵则在粮道附近巡逻,谁也没有轻松下来。

  而其中汉国骑兵最为威风,来去如风,郑国士兵虽然有心劫掠联军的粮食。但无奈往往劫掠粮食的士兵才刚刚出了城门没有多长时间,就看到得到消息的汉军骑兵杀奔而来,将那些士兵杀的屁滚尿流。甚至有一座小城邑,还被汉军骑兵挟带着溃兵,趁机攻入城内,将城邑夺了下来,城邑虽然小,但意义却颇为重大。

  这个消息不过是三天的时间就已经在郑国传播开来了,包括被五万楚军包围的郑国国都南郑,城内军民都知道这个事情。也许有人奇怪了,南郑城不是被包围住的吗?怎么知道未免的消息?

  其实这也不怪楚军,楚军五万人听起来好像不少,但如果要将南郑都困死,那就不可能。包围主要的力量还是城门方向,防止郑国大军突围。至于城墙处,防守力量并不大,只是象征姓的派了些士兵去把守。

  因为城墙上下只能够靠竹篓送人离开,上下最多也就是三个人,如果胖一点恐怕两个人都够呛。正因为如此,楚军虽然知道不时有郑国人偷偷跑到外面打探消息,但也没有理会。

  主要成不了气候,两三个人能够做得了什么?再加上那些派出去的人,都是精英,一二个人,混入楚军大营当中,想找他们出来,那得折腾一番,找不找得到还是两说。毕竟五万人的大营,藏上两三个人,那是多难的事情啊?

  过了大概半个月,郑国士兵已经几乎连城门都不敢迈出了。杨子璐也从容了不少,心思也活络了,感觉这样下去,耗也许可以耗死郑国,但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得让郑国来承担一部分才行。

  杨子璐从驻守粮道的联军中抽调出一万五千人,派到郑国各地,将郑国人都捉起来。因为汉军骑兵的震慑,郑国人虽然知道汉军在捉人,但也只是眼睁睁的,可不敢出兵劫掠。

  杨子璐将捉来的郑国人都集中到南郑附近耕作,足足捉了四万人。因为南郑修建在洧水边上,杨子璐还派人在洧水边上专门捕鱼,后来索姓还在河边修建鱼塘。如果无视了在紧张对峙的南郑,这决定是一派不错的田园景象,充满了人们对生活的朝气。

  杨子璐这样做可不是仅仅是让郑国人来为他耕田,节省军粮,这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打击南郑的士气。杨子璐这些动作就仿佛在告诉南郑的守军,你看!我可是在耕作,为长期围攻做准备呢!我如此大规模的修建鱼塘,派人主持春耕,自然不可能轻易放手,将这些便宜了郑国,所以你们可别想着等我走的主意。

  不得不说,杨子璐这一条计策一出,就算墨子的最杰出的门徒禽滑厘亲自坐镇南郑,南郑城内也是人人忧心忡忡。禽滑厘对此也没有办法,杨子璐这条计策是阳谋,禽滑厘唯一能够做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