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他出现在此也不过是为安抚人心而已。因此他对众人颔首道了句“我无碍,各位还请早些歇息”,待所有人都面色如常,便后遣散所有只留下了右相在内的几名心腹。

  出乎所有人意料,诸葛瑜也被留了下来。事实上他虽不是姜溯心腹,但到底才学出众,更懂经商之道,还十分善解人意,已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存在了。是以此次将之留下,多少存了些重用此人的心思。

  只剩不到十人,场面自然宁静了下来。姜溯命人上了一些糕点与茶汤:“诸位可吃过晚膳了?”

  见众人摇头,又道:“现下天色已晚,各位便与我随意用些裹腹罢。”

  所有人自然应下。

  几人不紧不慢吃了些糕点填饱肚子,再各自捧了一碗热汤,方才听得姜溯道:“今日朝中之事,想来各位都已知晓。”

  五人齐齐颔首。

  姜溯环顾几人面色,与他们一一对视:“各位跟随我时日不短,想来皆愿相信我并非那等于祭天之日刺杀天子,不顾百姓阴险卑鄙之人。”

  这句话,若是方才当着所有幕僚之面问出,那么大约所有人都毫不犹豫点头再说。至于他们心中怀疑,姜溯也难辨深浅。但现下被留下的人几乎都追随姜溯许久,深谙姜溯为人,唯有一个例外,便是从头到尾清醒的诸葛瑜。是以姜溯对他们说的这些话,也算推心置腹。

  “有人打算陷害于我,挑起我与陛下争端,坐收渔翁之利,我自不能坐以待毙。只是我在明敌在暗,今日之难避无可避,是以恳请诸位相助。”姜溯说着,起身躬身一礼,“一则助我稳定民心,以防朝堂动荡;二则助我理清思绪,洗清嫌疑。”

  与姜泽身上仿佛与生俱来、使人不敢直视的锐利锋芒不同,姜溯向来是温文尔雅礼贤下士的。是以众人纷纷起身回礼表示惭愧,且愿尽自己绵薄之力。

  等几人重新落座,谈话方才进入正题。

  诸葛瑜凝视着姜溯,一时之间只觉眼前这位高大俊朗的青年有哪里不大一样。等到再细细看去时,终于发现他眼底阴霾散尽,整个人更添一分从容豁达。

  四个多月前,他看到了一个锦囊,在对对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毅然下山来到了这姜国都城,见到了姜国的新天子与落难的前太子。他虽长于正统道学,于玄学却亦是有些研究,当时只觉得这对兄弟很有意思。一人虽有紫薇坐宫却是天煞孤星之相,另一人本为英年早逝命格,并未想到他们会有今日造化。

  姜溯自然感觉到了他的窥探,并不在意道:“看来先生可见教?”

  诸葛瑜也不觉尴尬,反而敛眸一笑道:“殿下言重了,在下人微言轻,不足挂齿。”

  他毫无诚意地客套了一句,又道,“不知殿下心中可有计较?”

  姜溯指了指东方。等诸葛瑜问及为何时,姜溯不假思索道:“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安排如此大事必非寻常百姓。如今随国内乱,无暇顾及他人;韩国国君萎靡不振,无心政事;有搅乱姜国之心的,必是东方二国。”

  众人闻之颔首。很显然,从大局上分析,此次刺杀由他国安排的嫌疑更大一些。

  夜色清冷,气氛渐浓。

  等几人各自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以及解决方法,姜溯便采纳其中一些。他在离去前唤住了右相,再一次对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