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美人如玉剑如虹
��着面纱姗姗而出,惊艳无比。黎姿其实适合演所谓的“妖女”或者“祸水”,比如《金枝欲孽》中的玉莹小主,让人爱得牙痒痒,也恨得牙痒痒。所以在《珠光宝气》中她饰演温柔善良的“小白兔”康雅瞳,观众就会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因为她的美是玫瑰,香亦香,甜亦甜,可是有刺会扎手。

  2003版《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是贾静雯。那时候正是贾静雯如日中天的时候,许多合拍剧里她都是女一号。但私心里一直觉得贾静雯其实更适合演周芷若,因为她的美里有一种书卷的温存气息,仿佛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联想到原著里的描写,当然就会觉得她更贴近周芷若。因为周芷若一直是个温柔女子,直到后来婚礼上张无忌悔婚出走,才性情大变,素手裂红裳。

  所有《倚天屠龙记》的版本里,看过最多次的大约是杨佩佩版。那时候年纪小,最喜欢的人是杨逍,不悔仲子逾我墙。所以看了一遍又一遍,连带叶童的赵敏,也成为了我最熟悉的一版赵敏。

  叶童英气有余,娇媚不足。这一版里的赵敏,也跟原著有着明显的区别。台湾剧最擅长情感戏,将其描绘得十分细腻丰富。总觉得彼时该剧服装上头太偏心,因为里面峨嵋派众女侠一袭纱衣多漂亮,尤其是周海媚,真是明艳不可方物。而叶童的赵敏,却总是素衣青衽,作为汝阳王家的郡主,也忒朴素了些。要知道原著中的赵敏出身王室,是惯于锦衣玉食的。张无忌初见她时,她虽然身着男装,但头巾上缀着明珠,而后来张无忌在万安寺中再见她,只见她脚上穿一对鹅黄缎鞋,鞋头上各缀一颗明珠——这才是郡主的派头。好比《天龙八部》里写到萧峰,那时候他已经是辽国的南院大王,书中只用了四个字——“轻裘缓带”,便足以言明他的身份。由身份地位带来的装束的不同,自然不会再是他在丐帮时的那样随意。“轻裘缓带”其实也是颇为随意的打扮,不过南院大王地位崇高,哪怕是随意的打扮,也是“轻裘”而“缓带”。

  其实金庸笔下惹人爱的“妖女”并不少,除了赵敏,还有阿紫这样的“妖女”的极致。赵敏惹人怜爱之处在于她对张无忌的一腔深情,可是阿紫对萧峰的一腔深情,并不逊于赵敏。

  与锦衣玉食的赵敏不同,阿紫是个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自幼跟着星宿老怪,天真尽泯,善恶不分。据说当年金庸先生取“恶紫夺朱”之意,所以将姐妹二人一名阿朱,一名阿紫。

  说起来也奇怪,每次看《天龙八部》看到潸然泪下时,既不是“塞上牛羊空许约”,亦不是萧峰自尽那一段,而是阿紫抱着萧峰渐冷的身体,从雁门关前绝壁一跃而下时。

  少不经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阿修罗。年纪渐长,渐渐明白世间种种,俱是得不到居多。也渐渐明白,宽容、忍耐、体谅等等,比不择手段地掠夺要重要许多。也是在真正明白了这些的时候,我们放下了心中的那个阿紫,转而更倾向于阿朱,哪怕仍有几分顽意呢,却不会再对这个世界存着敌意。

  每一版的阿紫,其实都并没有小说中那般暴戾。那样狠毒的少女,哪怕是美人,也太难得到观众的原谅了。所以在拍电视剧的时候,编导下意识地回避了太过于阴狠的镜头。但遗憾的是,这么多版电视剧中的阿紫,都并没有真正给观众书中的那种感觉。

  陈好版的阿紫美则美矣,但陈好的气质更接近于“万人迷”,她的美是妩媚的,带着性感的魅惑。而刘玉翠版的阿紫活泼可爱,外形上却显得略逊一筹。要知道段正淳风流成性,阮星竹自然是一等的美人,书里头虽然对阿紫的容貌描写不多,但寥寥几笔,亦知她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