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杨县长(六)
,其实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和诸位领导的思想是吻合的,我们也认为不能让老百姓遭受损失,某些时候我们可以少赚钱甚至不赚钱,只要不亏本,也一定要将老百姓应得的补偿落实到位!”

  “……不过我们毕竟是企业,按照贵方提出的补偿价格,加上建筑费用以及意外衍生费用,这样算下来,我们何时才能收回成本?山塬县虽然是人口大县,但毕竟县城人口不多,商业本就不繁荣,这些房子和写字楼建起来,能不能卖得出去?何时能卖出去?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我想贵方无法给予我们答案。我们的资金压在这个项目上,回收周期太长的话,我们就会严重亏损,我相信贵方也是不愿意见到我们一腔热血过来投资搞建设,最终却落得亏损吧。”

  燕玲平淡地说着,显得很有耐心,但她不经意蹙眉间表现出来的一缕焦急,却是没能逃过张劲松的眼睛,张书记好整以暇地呷着茶,表情未曾有丝毫变化。

  会议室里总共一二十人,其中阳光地产方面来了七人,在会议桌上摆了一排的笔记本,有人运指如飞地在键盘上敲击着,也有人在思考,有人在和城建局局长王金和交流。

  山塬方面有客串服务员的年轻人在进进出出,出去之后总能将一些消息散布,不过总的说来,这个年头的官员开会是幸福的,远不像后世短信泛滥的年代,每每开会就是现场直播“书记骂娘了!”“书记又骂娘了!”之类的短信满天飞。

  “但贵方提出的补偿金额未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县里对这片未拆迁土地的规划,是本着:谁开发、谁安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规划的……”王金和弥勒佛一般地笑着,缓缓开口和对方磨。

  “王局长,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您应该清楚,我们接受贵方提出的补偿是基于人道主义和对贵政斧这种负责人态度的敬佩,所以才愿意额外支付这笔补偿费用。在其他地方,我们从没有支付补偿的先例,我认为你们不应该在补偿款的多少上面做过多的纠结……换言之,别的公司,没人会愿意支付这笔多出来的补偿,我想,在这一点上,贵方接触的也不只我们一家公司,应该早有清楚的认识。”

  “……贵方的规划似乎和我们谈论的焦点不沾边,如果按照:谁开发谁安置的规划来,那地价上就不是这个价格了,王局长的说法和我们谈论的买卖,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我们双方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同时也是合作关系,回归我们交易的主体,我们只是买这块地,按照拆迁补偿办法,我们是不负责后续的拆迁和补偿的,如果贵方坚持必须提高补偿金额,也许我们就找不到共同的平衡点……”

  阳光方面一直紧抓住交易本质这一点,就是不愿意提高补偿金额,双方都是不松口,谈判陷入了僵持。

  燕玲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抬手制止了还待继续谈判的助手,对张劲松说道:“张书记,原本我们是打算赞助县公安局五辆jing车的,这样吧,就我们刚刚提出的这个补偿金额加上五辆jing车,或是按照贵方提出的补偿金额,jing车就不赞助了,张书记从两者之间做个选择,定下来,我们直接签署协议,协议签订之后十分钟,我们会将30%的款项打到贵方指定账户上,余款会在拆迁结束之后一次结清!”

  真大方啊!

  不少人听得燕玲小姐的话,心中都是感叹起来。手握大笔资金,能和县市领导直接对话谈生意,言语动作中所透露出来的气度,让众多工作人员均是深深折服。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