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火节上的邂逅(2)
死后焚烧造成的还是活着发生火灾烧成的,这点无法判断。至于白色的骷髅头上黏附的白色物质,很可能与你们峡谷庄的地质有关。”

  “与我们峡谷庄的地质有关?”

  “第一次进峡谷庄我就注意到了,在山谷底下的石板缝里涌出拳头大小的泉水,清澈透亮,但是流到下面的时候,遇到从乌山煤窑排下的含硫水质时,会在黄色物质的沉积物中夹杂着白色的物质。”

  “难道骷髅头上的白色与那儿的白色是一样的成分吗?”

  “是的,经过我们分析,白色的成分主要是硫化锌,而水样分析也表明,峡谷庄的泉水含有丰富的锌,每升水含锌达到212毫克。据我所知,含锌矿泉水在全国发现的仅有三处,形成这种矿泉水一般有着特殊的地质环境,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样的泉水遇到矿厂排下含硫的废水就产生了硫化锌?”

  “没错。”林栗说道,“通常水质在酸性环境情况下,这种白色难以形成,但水质受到破坏,水呈中性或弱碱性时,便容易促使硫化锌的形成。”

  “那么,白色的硫化锌怎么会沉积到骷髅头上去呢?”

  “我推测是尸体的头部曾在含有硫化锌的水质环境中存在一段时间,于是在头骨上覆上了一层白色的硫化锌。”

  “可是,骷髅头是在纵树坡洞内发现的。”

  “很可能有人把它转移到了那个地方。”

  “是凶手吗?”

  “不一定。”

  “转移骷髅头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对此感到迷惑不解。”

  “可是,村长能为你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我们将死者的头骨进行了‘原貌重现’,就是以头骨构建模型再画出死者生前的模样。我怀疑死者可能到过峡谷庄一带的地方,因此,死者会不会是峡谷庄的人或者与峡谷庄的人有着某种联系,我们想找村长确认。”

  “等等,根据头骨能画出死者生前的模样吗?”

  “是的,复原塑像和死者的真实容貌相像度一般可达85%以上。通常,一个面目狰狞的骷髅头,首先被整体包上薄薄的一层泥巴,显出大致的头颅模样,然后再揪下小团泥巴,逐一做成面部肌肉的形状贴上头骨,再粘上鼻子、耳朵和嘴唇,刻画出眉骨、眼眶,在眼眶里装上特制的有机玻璃眼珠,最后对面部轮廓和五官、部分颈部做细微调整,不到一个小时,一个栩栩如生的泥塑头像就完成了。这就是鉴定官和相貌侦查专家的颅骨复原术中的一项绝活。”

  林栗说着,从身上掏出头骨还原后画出来的像,递给严晓春。

  严晓春接过后,立即否认道:“这应当不是我们峡谷庄的村民。”

  “什么?”林栗怔住了。

  “我们峡谷庄没有这个人。”严晓春说道。

  “你能确认吗?”

  “虽然我一直在外面读书,但峡谷庄全村总人口只有300多,村中的每一个成年人我都熟悉,只要有相应的相片,我都能一一指认,并能说出他们当中每一个人的名字。可是,你这两张相片确实与峡谷庄中任何一个村民都不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