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各怀鬼胎----长平战时的诸国谋略
�了特使前来沟通,诸位臣子怎么看这件事情呢?

  大臣公孙究:齐赵结盟,齐国的田单、苏代都去了赵国,我们应当答应赵国啊!

  ?应了?周子问道:大王,那您答应了赵国吗?

  齐王建:赵国要借的粮食,数量甚巨。这几年天下大旱、各地蝗灾不断,我们本也粮食无多,本王以为------还是不借给它粮食,可以派一些军队去帮助赵国为好。

  周子:赵国派人来借兵、借粮,其意是借物和借势。借粮可以使其士卒得以果腹、支撑自己把战争打下去。借势是想凭借齐赵联手的态势、联合齐军抗秦,令秦军知难而退。

  不借给赵国粮食,赵国就支撑不下去。借给了赵国兵马,秦军就会退兵,它们就不打了!

  所以,应当借给赵国粮食,但不借给它兵马。粮食借给了赵国,军人、百姓都需要,秦国也说不出啥,再说我们也没有出兵嘛!秦国,我们还是不要去得罪为好。一旦我们出兵助赵,秦赵罢战讲和,则齐国不利。

  不借给赵国粮食,赵国必然与我们结怨。万一它打赢了与秦国的战争,掉头就会打我们。再说^?了?缺粮、赵国最后打输了,它还会打我们。秦国胜利了,唇亡齿寒,对齐国也没有任何好处!

  故此,臣以为应当借给赵国粮食,而不是兵马,让这两条恶狼彼此残杀。大王且看,抛出上党,诱其相争,韩国的策略是十分的高明啊!

  司马前:我们应当与秦国联合,共同来攻打赵国为好!

  大臣公孙究:那以后谁来对付燕国?秦国和齐国中间,没有了赵国这个天然的屏障,我们现在能够对抗强秦吗?

  齐王建:好啦,不要争论了!本王立即答应赵国借粮之事。------通知秦国使节,齐国不会派兵援助赵国!

  ---------

  我们再来看楚国,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即位、黄歇被任为令尹后,秦即对楚发起了攻击,以试探楚国态度。chun申君黄歇为奉行其亲秦附秦路线,割州陵(今湖北咸宁西北)给秦,秦也就继续维持“善楚”政策。

  另一方面,实际统治秦国长达41年的秦昭王的生身母亲、秦惠文王的王后宣太后及宣太后的异父弟、秦国相国魏冉,主持将楚考烈王的一个女儿,娶来做秦昭王的太子安国君嬴柱的妃子(华阳夫人),并将楚考烈王在秦国做人质期间所生的两个儿子扣为人质。

  前251年,昭王死,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在位时间甚短,他先服丧一年,然后正式即位,即位3天就死了,华阳夫人的义子子楚(异人)继承王位。

  公元前265年十月,秦国宣太后逝世,葬于芷阳,一个中国历史上非常强势的女人落幕了,但另一个统治秦国的强势女人-------华阳太后又在秦国政坛上冉冉升起!这一次,华阳太后主持秦国政务,直到公元前237年才交权给其孙子秦王嬴政,并在交权后依旧保持着对秦国政坛惊人的影响力。秦王子楚之母夏姬尊为夏太后,华阳后被尊为华阳太后。华阳太后在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去世,后与孝文王合葬寿陵,实际控制秦国将近20年,这是后话。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长平之战前夕,秦国与楚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密切的联系。紧接着,秦执行“远交近攻”策略,兵锋又集中指向三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