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这就是大国对抗吗?
�夫的传球路线,把反越位战术执行好,至于对方会不会利用别拉诺夫的速度往禁区前输送炮弹,这个交给他来应付就好了。

  中国队的链式防守很害怕这类速度型射手,但他作为足坛唯一一个待在禁区外比待在禁区内时间更长的门将,最擅长对付的就是这类需要吃饼的前锋。

  苏联的中场水准相当不错,但刚才那种巧妙的传球也不是总能传出来。况且就算传出来了,他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同一招上跌倒两次。

  中国队重新开球后,首先开始加强了对中场的控制力。

  陈浩南在后场负责调度,吴杰在前场负责拿球攻坚,中锋和两个边路随时回撤、包抄、接应……

  这套有血有肉,骨架坚实的立体进攻,很快就让苏联人不得不回缩兵力,稳固防守。

  但这并非苏联人的意愿,他们更想利用领先后爆发的气势,一鼓作气打垮中国队。

  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但那两个不讲道理的超级巨星,很快就用个人能力控制了局面,让他们不得不集中兵力,先回来展开防守,说白了就是被打回来了。

  苏联的名教头罗巴切夫斯基不感到意外,他早就决定不用常规的办法去对付中国队的中场。

  这场比赛也没出现意外,他们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其实从一开场就落在了下风。

  那个进球说起来除了是别拉诺夫的个人能力发挥外,实际上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他们要击败中国队,还是要想办法绕过对方的强点,避开占不到便宜的中路,至少不能从中路直接发起进攻,这么头铁绝对捞不到好处。

  今天苏联队的排兵布阵也避开了与中归队在中路硬碰硬的打算,他很明白中国队的中路之强大,恐怕连巴西人也占不到便宜。

  但最棘手的还是中国队的防守,吴杰和陈浩南都是能攻能守的全才,这两人要是不惜体力到边路补防,那他们从边路发起进攻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罗巴切夫斯基想来想去,干脆没有派上攻击型和速度型的边路球员,而是索性把四个能突能传的全能中场都换了上去,今天他们等于是上了两个前腰+两个后腰的组合。

  这属于非常奇葩的怪阵了,目的是在中路和边路都能拿球展开阵地战推进,或者可以理解为随时能把边路变成中路,当然也随时把中路变成边路,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强悍的身体,扎实的技术,出色的配合能力来集结作战。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今天他们不管在哪里都可以集结兵力,然后像坦克集群一样发动进攻,彻底发挥出身体上的优势,随时为充当箭头的别拉诺夫送出致命的炮弹。

  这个策略也使得苏联虽然在中场被压制,进攻时也很难从中路完成推进,但两个边路却让中国队的防守再次陷入被动。

  姜伟和李俊伟今天打的很不舒服,他们都是速度型的边路防守球员,今天苏联的两个边路却全是身高接近一米九的高大球员,不仅壮得像牛犊子,基本功还很扎实,关键速度和爆发力也不差。

  这让他们总是被撞得东倒西歪,然后被强行推进到攻击位置,只能目睹队友来帮忙漏出空当,或是被动的在正面战场帮他们擦屁股。

  至于他们的链式防守,今天也被苏联人的链式进攻打的很被动,这帮苏联人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