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末日
��艘,在英荷战争中,英国海军的损失第一次少于荷兰海军的损失。
消息传回伦敦,英国上下一片欢腾,认为这是英荷战争的转折点,从此荷兰将走下坡路了。
虽然英国人有些骄傲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此后的数次海战当中,荷兰海军比英国海军要吃亏的多。在斯德瓦海战当中,英国海军以五艘巡航舰击沉了一艘荷兰三等战列舰,创造了巡航舰击沉战列舰的经典战例。此后,英国海军的战列线作战战术越发的灵活起来,已经达到中华帝国海军三成的战斗力,而荷兰海军依然没有拿出对付战列线战术的新战术来。从整体战略上来判断的话,确实是荷兰在走下坡路了。
当然,英国海军的优势仅仅是在北海战区。在地中海战区,英国海军依然被荷兰海军打的抱头鼠窜,处于被动状态。
荷兰海军的主力舰队七成布防在地中海战区,而这一区域的英国战舰数量仅仅只能达到荷兰舰队的三分之一。不论数量还是单舰质量,英国海军处于绝对下风。
荷兰海军jing戒的目标并不是英国海军,而是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战区部署有二十艘二等战列舰,以及大量的巡航舰和护卫舰,对于地中海周边国家来说,中华帝国的这支舰队是相当强大的存在,荷兰海军不敢丝毫的懈怠。
然而,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并未接到北京的开战命令,因此仅仅是二级战备状态。绕是这样,荷兰海军依然不敢放松,因为他们知道英国的背后支持者就是中华帝国,指不定什么时候中华帝国海军便会突然插手进来。
中华帝国力挺英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结果还是导致了荷兰政府在战略上出现了失误。那就是将主战场放在了地中海,将精力放在了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身上,而不是英国海军主力身上。
结果,虽然荷兰海军在地中海战区上取得了对英国海军的绝对胜利,但这一战区的战斗从战略层面观之,对战争影响不大。荷兰在这个地区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基本上都被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牵制,虽然还能保持着对英国的优势,却造成了荷兰在北海战区的战术和战略双失利。
八个月后,在英国海军绞杀式的封锁之下,荷兰经济最薄弱的一面——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本土工业不及英国等缺陷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海战最耗费国力和财力,交战八个月,大小海战上百次,战舰损毁、人员伤亡、战费、军费开支浩大,弹药储备消耗更是天文数字。这种情况下,以贸易为主的荷兰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反而英国新兴的工业迅速表现出巨大的战争潜力出来。
交战八个月,英国的弹药供给不但没有短缺,反而猛增了一倍。这主要得益于英国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英国的资产阶级**虽然被镇压了,但是英国的工业却是在增长的。
对于战争来说,最终表现在经济的争霸上面,而工业能力更是战争的最基础因素。无疑,英国最终胜利在他国内蒸蒸日上的工业能力上面。
反观荷兰,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2000所房屋无人居住。荷兰海军在北海的失利,英国海军对荷兰本土的封锁几乎使得荷兰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
于是荷兰只好哭求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从他们国家进口武器弹药。按照各国心照不宣的中立法,法国和西班牙是不应该向交战双方出口军火物资的。然而,西班牙不爽中�
消息传回伦敦,英国上下一片欢腾,认为这是英荷战争的转折点,从此荷兰将走下坡路了。
虽然英国人有些骄傲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此后的数次海战当中,荷兰海军比英国海军要吃亏的多。在斯德瓦海战当中,英国海军以五艘巡航舰击沉了一艘荷兰三等战列舰,创造了巡航舰击沉战列舰的经典战例。此后,英国海军的战列线作战战术越发的灵活起来,已经达到中华帝国海军三成的战斗力,而荷兰海军依然没有拿出对付战列线战术的新战术来。从整体战略上来判断的话,确实是荷兰在走下坡路了。
当然,英国海军的优势仅仅是在北海战区。在地中海战区,英国海军依然被荷兰海军打的抱头鼠窜,处于被动状态。
荷兰海军的主力舰队七成布防在地中海战区,而这一区域的英国战舰数量仅仅只能达到荷兰舰队的三分之一。不论数量还是单舰质量,英国海军处于绝对下风。
荷兰海军jing戒的目标并不是英国海军,而是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战区部署有二十艘二等战列舰,以及大量的巡航舰和护卫舰,对于地中海周边国家来说,中华帝国的这支舰队是相当强大的存在,荷兰海军不敢丝毫的懈怠。
然而,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并未接到北京的开战命令,因此仅仅是二级战备状态。绕是这样,荷兰海军依然不敢放松,因为他们知道英国的背后支持者就是中华帝国,指不定什么时候中华帝国海军便会突然插手进来。
中华帝国力挺英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结果还是导致了荷兰政府在战略上出现了失误。那就是将主战场放在了地中海,将精力放在了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身上,而不是英国海军主力身上。
结果,虽然荷兰海军在地中海战区上取得了对英国海军的绝对胜利,但这一战区的战斗从战略层面观之,对战争影响不大。荷兰在这个地区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基本上都被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牵制,虽然还能保持着对英国的优势,却造成了荷兰在北海战区的战术和战略双失利。
八个月后,在英国海军绞杀式的封锁之下,荷兰经济最薄弱的一面——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本土工业不及英国等缺陷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海战最耗费国力和财力,交战八个月,大小海战上百次,战舰损毁、人员伤亡、战费、军费开支浩大,弹药储备消耗更是天文数字。这种情况下,以贸易为主的荷兰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反而英国新兴的工业迅速表现出巨大的战争潜力出来。
交战八个月,英国的弹药供给不但没有短缺,反而猛增了一倍。这主要得益于英国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英国的资产阶级**虽然被镇压了,但是英国的工业却是在增长的。
对于战争来说,最终表现在经济的争霸上面,而工业能力更是战争的最基础因素。无疑,英国最终胜利在他国内蒸蒸日上的工业能力上面。
反观荷兰,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2000所房屋无人居住。荷兰海军在北海的失利,英国海军对荷兰本土的封锁几乎使得荷兰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
于是荷兰只好哭求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从他们国家进口武器弹药。按照各国心照不宣的中立法,法国和西班牙是不应该向交战双方出口军火物资的。然而,西班牙不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