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生牛犊 第七章 李府贺寿
��宅。

  放眼四望,大明朝的以“礼”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尊崇的是“尊卑有序,内外有别”,在李府的四合院中得以充分体现。李府的四合院布局是北房三间,屋里有隔断,分成一明两暗或是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也叫倒座)三间,都是卧砖到顶、起脊的瓦房。一家人住在四合院内,家长住正房(北房、上房),晚辈住厢房,在东西厢房的使用上,长子居东厢房,也就是正房的左侧,次子居西厢房,以左为上。南房作客厅或书房。院子里有砖铺的十字甬路,通到东西南北房,屋门前都有台阶儿,大门在东南方。

  此时邓浩楠只能看到第一个四合院,因为李府家是三进院,三个正方形的四合院连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形住宅。李府院子的二门,是个内外有别的标志,家中的女眷都居住在其中。后世所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指的这道门。

  在大明朝,府邸的长度被称为深浅,官职的大小和权势的轻重,都在府邸的深浅上。官越大,府邸内的四合院越多。反过来,府邸越深的人家定是权势滔天,而大明朝四合院最深的那人就是那皇帝老儿了。

  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特别是院子的门一定要开在东南角。李府的这个四合院是以前县令的住宅,此时却是被李平这个商人占据着。它的装修、雕饰、彩绘都不赖,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都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对幸福、平安、招财进宝的祝愿和祈求。

  对于邓浩楠来说,李府的四合院就是缩小的北京城,或者说北京城是放大的四合院,也不无道理。两者比较都是长方形,都强调轴线对称,都是内外有别,都通过门与墙的分割体现各个区域的功能,这样看来,皇城、宫城也可看做是四合院。皇宫里皇帝一人说的算,对于李府的男女老幼来说,李平就是他们的天。所有大明朝的人们,都脱不开那个条条框框——三纲五常。

  跟着颜思雨径直进入二进院,此时接到下人飞报的李平急急忙忙的出来迎接,见到颜思雨和邓浩楠联袂而来时,先是愣了一下,想必是认为以邓浩楠一届白丁身份,怎会和颜小姐一起。不过,这老头城府深的很,急忙向颜思雨拱手施礼,道:“得知颜小姐大驾光临,李某倍感荣幸,迎接来迟,万望颜小姐海涵!”

  颜思雨抱拳回礼,道:“李伯伯不必多礼,思雨受大哥所托,特为李伯伯贺寿,祝李伯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好!”李平开怀大笑,脸上的皱纹堆得跟城墙似的,高兴的说道:“感谢总盟主的挂怀,借颜小姐吉言!”

  接着作出一副刚刚看到邓浩楠的架势,问道:“这位公子看的面生,不知是——”

  颜思雨急忙为李平介绍邓浩楠与他认识,并将之前邓浩楠试炮的事情大致的跟李平说了一番。

  颜思雨高兴的说道:“北茭镇当真是人杰地灵,先出了李老爷子这等豪杰,如今又有像邓公子这般的优秀人才,大哥知道的话,定然十分高兴!”

  邓浩楠听得一头雾水,这颜思雨明明是二十八兄弟联盟盟主颜思齐的妹妹,势力端的是庞大!而这李平,邓浩楠从婉淑的口中得知,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海盗,怎会劳得如此兴师动众?莫非这李平并非表面上这般简单?邓浩楠顿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