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十面埋伏(上)
��脚踏断的动物肋骨!而那些或蓝或绿的光点,不用说也知道,是骨骼里的莹火了。

  这种作战方法和手段,就算是翻遍全世界的特种部队训练教材,也不可能找到!能在不断逃亡的时候,利用几点鳞光,就可以迅速击毙目标的敌人,这早已经超出了军事技术过硬的范畴。

  曰本自卫队队长命令道:“将单箭队形,改为钻石阵型!”

  钻石队形与o字攻击队形相当的相似,这种队形的最大好处,是能在黑夜中的开阔地形,立刻而快速的提供全方位火力。

  这位队长将注重攻击的单箭队形改成防御与攻击并重的钻石阵型,的确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机枪手在这个阵形的两翼不断迂回,无论我从哪个方向射击,都会在瞬间遭到他们狂风骤雨式的反击。

  他们的反应不能说不迅速,他们队长的判断不能说不正确,但是……他们真的是太嫩了!我们的战争经验实在不是同一个等级,带来的战斗手段,更是有了天差地别。

  曰本人刻板而教条,我曾经听父亲身边的jing卫员刘慕史讲过一个并不算好笑的笑话,曰本人在二战时期训练士兵,告诉他们一旦听到炮响,就要立刻卧倒躲避炮击。通过不间断的训练和教导,“炮声一响立刻卧倒”这种战争经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某种信念或者是本能,结果在战场上,只要发现曰本人快要冲上战场上了,他们的敌人就会胡乱开炮,那些曰本人明明再冲前几步,就会跳进对方的战壕,可是他们仍然老老实实的趴到了地上。紧接着就是敌人重机枪混合着手榴弹的猛烈打击。

  这样的亏他们吃了一次又一次,但就是改不过来。

  如果曰本军人真的以二战时期所谓的“帝国耀煌”为荣的话,他们应该还没有改变这种自以为很棒很良秀的作风吧?

  我在大脑中迅速回响着特种部队在山丘行进时的原则。

  第一条就是绝不能行走在山陵线上;第二条是注意身旁的掩蔽与隐蔽;第三条是身上的服装与周遭地形的反差不可过大;最后一条是多利用山坳,背阳面与河谷进行移动。

  仅凭第一第三和第四条,就让我基本掌握了曰本自卫队的行军路线。

  趁着月黑风高,我就是要走山陵线,居高临下对河谷里正在移动的曰本自卫队进行了一次无差点扫射,也不知道我到底打中了几个人,反正河谷里是一片惊叫与惨号。在对方机枪手反应过来之前,我故意一路大笑态度嚣张得无以复加的再次跑路。

  四十多个人追杀一个目标,结果连对方的毛都没有揪下一根,却让对方不断利用各种不入流的技术和手段,打击得己方已经接连损失了十五名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成员,这种无力和无能的感觉,绝对是世界上任何一支特种部队的最大耻辱!

  当他们追过山陵的时候,曰本自卫队队长望着眼前霍然开朗的地形,脸上的神色突然间变得怪异之极,他沉默了片刻,才低道:“河流地形?!”

  “报告!”一名士兵在检查了河道后跑过来,迅速报告道:“我们发现了目标在河滩上留下的足迹,并找到了被他踏断的植物根茎,根据我们的判断,目标已经潜入河道,躲避我们的进攻!”

  这支特种部队的队长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有一段话他想说却没有说出来:“对方无论是实战经验还是军事技术都要比我们高出数筹,利用种种手段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他明明还有充足的时候从容布置,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