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拦江铁索
/>   却说赵旻顺着软梯爬上船来,随便找了一间舱室将武器、甲胄一一取出,随后出舱吩咐众亲卫取来披挂整齐,这才略松一口气。既然知道对方有后手,现下便不忙着下船,如果对方果然来攻,至不济还有船身做掩护,总比在平地上对敌来得强些。

  另一方面,赵旻召集被胁迫的船工和渔民前来,告诉他们现在所处的境况,最后说道:“前番囚拘尔等,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然现今形势与前相比,已是危若累卵。贼众即至,必不肯轻放我等性命。为今之计,唯有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方能博得一条生路!”

  那些渔民本都是老实本分的乡下人,这番危言一出,自然都噤若寒蝉。而船工们虽然走南闯北,但毕竟只是在船上船下做些杂役,见识有限,特别是先前那一阵箭雨的洗礼,让不少人都吓破了胆。这时再被赵旻一唬,登时便有人颤声道:“如……如何方能脱得险境,还望大人指点!我等……我等全听大人吩咐就是!”

  赵旻心说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其实他那番话倒有多半都是恐吓,红巾军的阶层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必然是争取大部分的劳苦大众,没什么缘由肯定不会对这些普通老百姓下手。所幸因为当年的红巾之乱危害甚重,官府这些年一直大力鼓吹红巾军的邪恶,竭力将其妖魔化,在没接触过的老百姓眼里确是穷凶极恶、杀人不眨眼的嗜血之徒。加上早前的那一阵箭雨帮忙,让“红巾贼”三个字在这些人心里变成了索命恶魔的代名词。

  与这些普通百姓不同,自己可万万不敢落在红巾军的手里。虽说对这些红巾余孽打哪冒出来,打算做什么都不得而知;但一看自己这种着衫者(贵族阶层)的形象,就肯定不是普通百姓,与红巾众是天生的对立阶级,要撞到他们手里,肯定落不了好!

  一般来说,一艘货船,加上船主、货主,连船工大约在十人左右。如果是大型船队,十多艘船,那人手加起来也有小两百了。既然红巾军连这么多人都能对付,而赵旻手里却只有五十来号人,要想与之抗衡,就必须依仗这些渔民和船工。当然肯定不是依靠他们作战,作战自有亲卫队,而是靠他们想办法逃出生天。

  当即赵旻把手一拱,朗声道:“若要逃脱,岂可无载具?而今船只破损,今番若想得脱,唯有速速修补船只,斫断拦江铁索,方有一线生机。如今便由我等抵挡贼众,补船、断索之事,全赖汝等!”

  众人一听,原来是叫自己砍铁索、修补船只,这活自己拿手啊!当即纷纷应诺不止。

  赵旻见已鼓动起效果,也不再多言,当下再抱拳,让众人自去忙活。另外把胡三江叫到跟前,让他指挥这些人行事。并低声吩咐,补船能补个大概就行,无需太过牢靠,勉强能开走就够了。毕竟对于红巾军会来多少人、能挡多长时间自己也没底,这边修船当然是越快越好啦。

  这边安排妥当了,赵旻当即带着章韩并五十名亲卫,出发往滩涂深处而去——他本想依托搁浅船只抵挡追兵,但转念一想,万一红巾军中有聪明人看出自己跟那些渔民不是一路,而加以蛊惑,让那些渔民船工临阵倒戈可就麻烦了。倒不是说这些人倒戈了能增添什么战力,问题他们跑了谁给自己修船操船啊?不得已,只好把战场开辟在远离众人之处,只留下一个没有战斗力的邵琦,充当联络员。

  滩涂的尽头还是山壁,不过在山壁与河水之间却留有一处仅供数人通过的狭窄通道。赵旻四下张望,这地方不错,出口狭窄,利守不利攻,而且离沉船的位置也足够远,不用担心影响到修船的众人。当即决定,咱们就守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