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王权象征
  柚子小说 www.qzaxsh.com,最快更新皇族霸图最新章节!

  赵旻脑中浮现的不是别物,正是由夏禹传世的传说之物——九鼎。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之后又有记载:“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

  《论衡》中也提到过,“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始皇二十八年…欲出周鼎,使千人没入泗水之中,求弗能得。”至于九鼎的大小重量没有明确的记载,倒是后世武则天仿造的九鼎,《资治通鉴》上说“夏,四月,铸九鼎成,徙置通天宫。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余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当然对于这个说法,赵旻是不怎么信的,一个鼎重一千多斤,况且唐斤比汉斤还要重些,那真是人力能举得起来的?难道史载的“武王举鼎”是假的?

  在这个时空之中,当然既没有司马迁也没有王充,而无知如赵旻也不会去寻摸这个时代的史料经典,因此到底有没有具体记载也不得而知。不过从前世的史料上看,至少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

  第一: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然后从九个州的老大那收“金”,铸造出了九鼎。至于这个“金”的具体成分到底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赵旻个人倾向于是青铜,因为上古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刚才兴起,算是那个时代最宝贵的资产之一;

  第二:秦朝灭掉周朝以后,九鼎便下落不明,确实有传言是失落于彭城国泗水之中,秦始皇还去打捞过,不过没找到罢了。

  既然事实上有九鼎的存在,那难道眼前之物便真的是代表国家、代表王权的至尊之物,夏之九鼎么?九鼎九鼎,不是应该有九个吗?眼前怎么才一个呢?想到这,赵旻吩咐再去刚才那个坑洞之处查探,是否还有其他遗漏。自己则命人从湖中打来清水,将这黑乎乎的玩意彻彻底底地清洗一遍。

  很快,随着大量清水的冲洗和布巾的擦拭,这东西终于露出了全貌——果然是一支青铜铸造的四足方鼎。说它是全青铜的貌似也不太准确,因为表面呈青红交加的斑驳之色,不知道是当时的冶炼技术不到位,还是在水里时间长了,表面氧化所致。鼎高八寸,长宽各一丈。鼎身直立,四足略带一点弧度,里外里十个面上(上面的口当然是空的),除了外底面以外,都镌刻着一开初看见的那种立体山川地形图。仔细一数,恰好是九幅图。看到这一幕,赵旻不禁浮想联翩。难道说“九鼎”其实不是九个鼎,仅仅是个代称,而实际上只有一个,因为把九州图案都刻在上面,所以称为九鼎?

  恰在此时,前去查探坑洞的亲卫来报,说那个洞里已经空无一物,这更加肯定了赵旻的想法。话说大禹开启的王朝名夏,自己所在的王朝也是夏,难道说这是天意,要让此夏继承彼夏之先志?那这坑爹的系统把这代表王权的九鼎交给自己算几个意思?

  想到这,赵旻悚然而惊。这可是封建时代,所谓怀璧其罪。要是自己捞到九鼎的消息传出去,自己还有安生日子好过?且不说现今天下乱象频现,周边势力皆有蠢蠢欲动之心;哪怕就在和平盛世,这九鼎也不是自己好拿的,肯定要献给天子啊!要不你身为皇子,却怀揣至尊王权的象征,你想干嘛?岂有谋逆之心耶?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