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难道是它?
�,亟待来日再探了。

  第二天的时间比第一天更加充分,赵旻甚至下令在渔村中再度征集十余艘渔船,凑成四十艘,每船只留一名亲卫,船只间隔只有一丈,相邻两船之间几乎触手可及。赵旻心想,如此密集的阵型,总不可能还有疏漏了吧?然而一整天时间过去,又是来回两遍的梳过河面,结果仍然一无所获!

  这下赵旻真的有些抓瞎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夜里收队之后,赵旻心不在焉地用过晚饭,一个人回到客房苦思冥想。地方确定没错,难道是方法错了?这时代的磁石都是天然的,主要成分应该是四氧化三铁,对任何含有铁元素的物体几乎都能产生吸力反应。你说这河里的东西有可能是铜或者其他金属?开玩笑,以这个时代的提炼技术,怎么可能有纯铜或者纯铅一类的物品存在?当然,天然的纯铜可能还是有的,不过能被探索的肯定是人工的东西,天然的那叫铜矿,质地极软,根本没法铸造成任何东西。

  至于被探索之物非金属制造,这点的可能性极低。不是金属还能是什么?纸质或布质的根本不考虑,那在水里早就腐烂成渣了;木制的如果一直在水里泡着倒是不会腐烂,但这片水洼时干时稀,木头一旦接触到空气,也是很快就面目全非了。至于在水里不会腐烂变质的倒也不是没有,比如骨制品,再比如石制品。不过以赵旻想来,能够被系统认可并且安排自己前来寻找的,必然是有相当价值的物什;而以古人那较为朴素的价值观,加上需要传承多年,通常都是金属制品才对啊!当然如果真是骨制品或者石制品,赵旻也只好徒呼奈何了。如果真是那样,恐怕需要发动全郡的民众一同下水,一寸一寸地摸索才有可能,倒不如直接给这任务排上个“impossible”得了!

  所以按正常来说,只要是金属制品,在这样筛网一般地梳过数遍以后,怎么的也该有反应了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赵旻百思不得其解。

  越想越烦躁,赵旻只觉的喉咙里干涩难耐,顺手拿起一旁的茶水来打算润润喉咙。谁料心不在焉之下,只是手指尖触到了茶盅,收回手腕时没有捏紧,茶盅陡然侧翻,骨碌碌地从桌上便往桌沿滚去。赵旻赶紧用另一只手去够,却忘了自己坐在桌子的另一侧,却哪里够得着,反倒是用力过猛,脑门“咚”地一下撞在桌沿上,那茶盅自然也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这下撞得生猛,赵旻一手捂着脑门,一边狠狠地望向地上的茶盅碎片。倏然脑中灵光一闪,口中喃喃念到:“隔离开来……距离……我明白了!原来如此!”

  原来他突然想到,既然磁石没有反应,不代表河底真的没有东西。因为绑磁石的绳索长度是固定的,如果距离过远,加上底下的物什含铁量不足,所以产生不了磁力作用嘛!那难道要翻开淤泥一寸一寸寻找?当然不可能,要是那样跟用人力填满河面有什么区别?

  赵旻想到的是,如果是因为距离过远造成的,那是不是有可能在浅淤的河床之下,还有更深的坑洞呢?前回在胶州湾不就是如此,最终寻找的“宝物”其实就是在岛上的洞穴里,只不过那处洞穴同样连通海底而已。那次自己就是靠着海底通道方才得以逃出生天,因此对于洞穴可谓印象深刻。这回遇到难题,不期然的就想到这上面来了。

  于是翌日清晨,赵旻吩咐先不忙出发,而是叫人先寻些一丈到数丈不等的竹竿,然后每条渔船上各按长短分发数根,再次去往拓宽的河面。到了河面,仍然是排成密集队形,不过这次不用磁石,而是用竹竿探底,测试河水深度。赵旻预先吩咐了,水深低于三丈的皆不必回报,继续探索。以他的估计,如果低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