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初至临甾(上)
不过这个话题不能现在就说,需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所以这次临甾之行把他也给捎上了。

  即墨到临甾沿途四百里路,尽是平坦官道,骑马而行,至多不过三日便到。加上陆旭被剪除后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对自己不利,因此除了赵旻等五人外只精心挑选了十名亲卫随行。一行十五人轻蹄扬鞭,春光满面,倒也惬意无比。

  事实上直至今日赵旻对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定位仍是一片模糊。我来到这个时空究竟要做些什么?虽说在不断的笼络人才、打压仇敌、发展势力,可这并非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追求,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本能般的反应,以及脑中神秘系统不知不觉的推动。就好像在面对一款突然弹出的游戏,一开始总是容易不知不觉的把游戏玩下去,其实并没有考虑太多将会玩到什么程度,或者玩下去会有什么的后果的问题。

  迎着醉人的春风,赵旻深吸一口气。算了,何必考虑这些?或许以后总会有答案的吧!赵旻忽似心有所感,忍不住清吟出声:“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身后的孟侯听闻不禁诧异的望了赵旻一眼,“此诗似有落暮之意,却不知出自何处?北海王吟此诗可是有感而发?”时下流行的文学体裁无非诗赋而已,诗是五言诗,多为民间歌传;赵旻在孟侯的眼中算得是胸怀大志的明主,只不过胸中墨水实在有些欠缺,没想到竟随口咏出这般迟暮的诗来,于是忍不住发问。

  赵旻闻言却不接这话茬。开玩笑,那是几百年后才出现的诗,怎么可能找到出处?自己一搭茬肯定又是一大堆问题随之而来。当下哈哈一笑,轻拍胯下乌云的脖颈,乌云心有灵犀,四蹄轻展,哧溜一下窜出老远,惹得众人也只好催马扬鞭,赶将上去。

  ……

  临甾城由城临甾水而得名,从周初吕尚分封开始就是齐国的都城所在。灭秦之时,反秦联军共举的齐王韩信的都城也在此地。可惜世事难料,虽然统率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仍如历史一般当上了齐王,而且也没有就烹于刘邦之手,却最终仍然没有逃脱兵败身殒的命运。

  临甾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十里,外城周长四十里,光内城就比得上剧县的整个城墙长度,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

  赵旻一行赶到临甾城下时已是三月十二日的下午,距离约定的天使宣旨时间还有一段距离,这本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先不亮明旗号,悄悄的进城,打探清楚情况再做定夺。当下十五人分作两拨,赵旻、章韩和邵琦一组,孟侯与眭英带领剩下的亲卫为第二组,偷偷的混进城去。

  按夏制,这时代的人们要出远门并非随随便便就可以,而是由一定之规的。夏初时,太祖爷确定了户籍制度,称之为“民籍”,规定所有民众均需登记在册,按户进行编制;到了孝纯皇帝时期,又制定了民众出行所需规定,称之为“行牌”。简单点来说,民籍就是户口本,是放在官府备案用的;行牌就是身份证,每个人身上揣着,出门备查的时候出示这玩意儿就行。

  但到了孝臻皇帝,也就是夏恒帝时期,中央控制力大幅减退,各种太祖传下来的规矩名存实亡,不管是民籍还是行牌,几乎都无人问津。不过话虽如此,但规矩既然没有废除,必然就会沦为某些有心人的工具加以利用。比如现在——

  “尔等是做什么的?站住!”

  就在赵旻三人刚刚走进外城门,就听到这样一声暴喝。赵旻诧异的扭头一看,一名门丁头目模样的军汉正站在门边,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