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即墨三两事
br />   除了铠甲,军械坊还要为赵旻的亲卫打造兵器。而这些兵器虽然总量不多,却恰恰是最麻烦的部分。为了契合赵旻亲卫鸳鸯阵的配备,一共需要准备长枪、短枪、大盾、圆盾、大刀、环首刀等数种武器,另外还因为兵种定位和站位的不同配备完全不同的铠甲,比如大盾手由于有了大盾并不怕穿刺类伤害,身上的铠甲主要就是防止钝击的板甲为主,而长枪手由于全身缺乏保护,因此必须使用各方面防护性能都比较出色的鱼鳞甲等等。而众所周知的是,每一件非批量生产的用具都需要单独手工打造,因此亲卫的这批军械也耗费了军械坊匠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军械坊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弩车和霹雳车,在下密的小试身手中表现良好,让赵旻肯定了加大生产和投入的决心。他的想法是将这两样器械都扩大到百台,夏侯英在得知这个消息时差点没背过气去。好在不管是弩车还是霹雳砲的打造都颇为费时,打造一架的周期在十天左右,因此投入属于细水长流型投入,资金上还有些转圜的空间。

  当然实际上这两样东西都还没有开始生产,因为不管是弩车的仿制还是霹雳砲的改良都不是三两天能见成效,除了工艺,还有熟练工人的制约。

  在赵旻带马钧参观军械坊时,马钧仿佛发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立即被霹雳砲和弩车吸引住了,一直爱不释手得在两样器械上摸来摸去,并且还两眼放光,像有什么特殊嗜好一样,看得赵旻都一阵恶寒。当赵旻提出自己的改良想法时,马钧当即保证,最多一月时间,必见成效,这才让赵旻放下一桩心事。

  与农业和工业相比,军营之中则稍显得有些混乱。因为多出了近四千的职业军人,原本的军营显得不够大了!好在士兵自己也能充当建筑工,修建军营需要的无非就是木材、毡布等物资,因此自打下密回来以后就暂停了训练,全军投入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运动之中。

  修建军营的事好解决,但数千人的吃喝拉撒睡就没那么简单了。军服武器无需操心,但士兵需要的个人物品如棉被、床铺、用具这些零零碎碎的玩意可不少,这些东西加起来可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段时间因为这个夏侯英愁得头上都有了白发,可再怎么焦心这些事也得办,总不能让数千士兵晚上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吧?打地铺的话一天两天还没什么问题,可时间一长自然抱怨的声音就出来了,如果因为没有地方睡觉而激起军变,这么大的罪过夏侯英可承担不起。于是夏侯家名下的商队这两天在四处穿梭收购生活物资,甚至民具坊也为此停了三天工专门帮助打造用具,夏侯英也荣幸的成为了这段时间以来最为忙碌的人。

  另外军队的编制也出现不小的问题,毕竟是近四千人的队伍,打散重编是肯定的,在回即墨前就这么干了。但那毕竟是权宜之计,真正的重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要根据士卒的长处进行分类,擅长肉搏的归入近战兵种,擅长弓弩的划去远程战营,还有懂些技术操作的进入器械营,甚至熟悉烹饪的也要编入伙军等等。赵旻的设想是形成两千人的近战兵营,三千人的弓弩兵营,以及各千人的器械营和骑兵营。

  其中骑兵营的组建自然是得益于都昌马场的收获,但由于乌桓战马的特点,并不都适合负重的重甲骑训练,加上也没有那么多战甲马甲来装备,因此最终与赵云蒋钦等人的商量结果就是,只保留三百人的重甲骑,要求战马和骑士都是体魄强健之辈,其余的七百战马划归为轻骑兵,日常武器以强弩和战刀为主,主要担任快速奔袭和日常骚扰任务。

  军队的问题旷日持久,非一日能竟全功,所以这样子乱糟糟的情形想必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与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