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以地换粮
��出要把瓦岗军的中心从荥阳迁移到颍川郡地许昌,因为少帅军的虎牢关离荥阳实在是太近。使得瓦岗军不得不在此屯聚重兵,却什么也做不了。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和少帅军彻底改善关系的基础上。

  在来这里之前,王儒信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首先吴浩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和瓦岗军交恶对他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二,吴浩和翟让没有任何的旧怨,相反吴浩救过翟无瑕,而翟无瑕也帮助过吴浩。两方如今表面上在相邻之地剑拔弩张、对峙的唯一原因那就是吴浩伏击了李密。可是对于此,翟让实际上是乐得其成的。而如今李密的蒲山公营至少在表面上被翟让完全消化了。他看来只要翟让做出一个愿意和平相处的姿态,那么至少在短期之内两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此次窦建德派了诸葛德威前来商谈结盟的事宜,王儒信是一力赞成。能不能和窦建德结盟倒是无所谓。因为他们的地盘相距远得很。而且瓦岗军又打定主意向南发展,就更加无所谓了。但是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并且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彻底和少帅军搞好关系,这正是瓦岗军所想要的。对于诸葛德威带来窦建德的信要尊称翟让为盟主,翟让是很高兴,但是王儒信和徐世绩都是一致反对,如今这三家无论是地盘还是军队的数量,都是瓦岗军最少,当盟主凭的是实力可不是年纪。这个盟主也不是这么好当的,除了名声好听一点外,实际上捞不到任何实际的好处。可是如果吴浩当上了盟主,别的不说,他连得了兴洛仓和河阳仓两座隋朝最大的粮仓,向他借粮,他总是不好意思拒绝的。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吴浩如此的狡猾,根本就不要什么虚名。

  吴浩的话中的潜台词就是我吴浩是瓦岗军的一部分,那么这盟主不消说肯定是翟让了。他既然不要这些虚名,那想要从他的手里捞到好处,那根本就是白日做梦了。

  “少帅,这个结盟的事情我看还是等着长乐王的使者了诸葛德威到了南阳之后,咱们再细谈吧!……”

  “也好!”吴浩忽然打断了王儒信的话:“具体的事情我已经交给孝和了。也就是我少帅军的南阳总管柴孝和,到时候你们细谈吧!既然大龙头对于结盟已经同意了,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如果各家义军都能联起手来,那倒杨隋,灭昏君恐怕就是指日可待了!”

  王儒信的心里暗骂了一声,这个吴浩果然是个厉害人物。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不过自己和诸葛德威都不是主事的人,作为如今的三家之中兵力最多,地盘也最大的吴浩也的确没有道理亲自和他们谈判。

  于是,他只好说道:“如今,瓦岗军内,虽然粮食还勉强够用,但是却也是紧紧巴巴。大龙头让我来此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希望少帅能够支持一些粮食给我们。当然作为礼尚往来,我们把包括康城在内的五个县一并移交给贵军。少帅,您意下如何?”

  吴浩一脸的激愤:“大龙头这是羞辱我吴浩呢?大家同是瓦岗军,大龙头有困难,我吴浩岂能袖手旁观,虽然说我们在偃师、河阳仓、兴洛等地已经收留了几十万的灾民,而裴仁基和孟让在前方打仗也是耗粮食甚巨,到处都是灾民,三分在打仗,七分都在救灾,因此虽然得了河阳和兴洛两大粮仓,但是我们的粮食也并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富富有余。不过,支援个几千石,我们还是拿得出来的。只是长史和大龙头千万不要嫌少。如果还是不够的话,也请大龙头放心,我们少帅军勒紧裤腰带也还能够省下些粮食来。有困难,大家一起扛也就是了,这拿地来换粮食的事却是不要再提了。此外现在南阳和上洛统共十三个县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而且到处都在开荒垦地,只要老天爷照应,到了秋天,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过的多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