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诸遂良疯了
��江东逝水,背了下来,于是,国子监出现了不少手写版。

  杨曦手里捧着一张,目瞪口呆。

  好诗呀!

  这绝对是要流传千古的好诗!

  这气势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杨曦看着这首词,仿佛倾听到天地间传来一声历史的叹息。

  如此绝妙的诗,居然出自一个十二岁多的传奇少年,还是个医生。

  难怪诸遂良要疯,假如是我在上这堂课,只怕我也会疯呀。这种人才,平时为什么没发现呢?

  也不能怪杨曦没发现,张小霖一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今天在太学上一堂课,明天到算学听半天,大部分时间躲在宿舍不出来。

  国子监主簿杨曦正在胡思乱想,忽闻门口有人进来,急忙站起身,走了过去。

  “杨主簿,久违了。”还隔老远就听到一声爽朗的笑声,杨曦一惊,这是弘文院的主簿上官仪呀。

  杨曦急忙快步迎了上去:“原来是上官兄,里边请,里边请。”

  虽然都是主簿,但弘文院比国子监高了一个档次,弘文院只有几十名学生,都是皇子或宰相的子孙,三品以下官员的子孙是绝对进不去的。

  来到客厅,侍女立即奉上香茗,寒暄几句,上官仪马上进入正题:“今天下午诸遂良先生在我弘文院授书学课,说起国子监一学生做了一首诗,大呼叹为观止,不才我也看了一下,果然是气势磅礴,痛快淋漓,特地过来,想见一见这位学生。“

  杨曦一听,脸上的笑容立马收敛了:“很是不巧,这位学生下午请假回去了。”

  “哦,这么巧?”

  “不是巧,这位爷经常不在,可不是一回两回了,我们也拿他没办法。”

  “不知是哪位大人家的公子?”

  “太医院张太医家的小公子,皇上认了个义子,是个小殿下呀。”

  “奥,人才呀,十二岁敢拿皇后娘娘开刀,前无古人,难怪能写出如此惊世之作,都怪我,都怪我。”

  杨曦不解地看着上官仪道:“怪您什么事呀?”

  “当时王公公带着张太医送这小子到我们弘文院读书,我嫌他年纪太小,没有到入学年龄,硬是没收,为此还让皇后娘娘不高兴呢,要不,我干脆把他收了算了?”

  杨曦一听马上站起来道:“上官,你要是说点别的,我还陪你,此事休得再提。”

  “呵呵,呵呵,你呀,唉。”上官仪见杨曦态度,知道此事难办了,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能否让我见见他,随便聊一下,你放心,我绝不提此事。”

  杨曦犹豫了一下道:“好吧,不过我真的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杨曦带着上官仪从国子学院,太学院,书学院,律学院,算学院,最后从四门学院门口出来,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两人身上都微微见汗了,就是没见到张小霖。

  杨曦心里也纳闷,这小子去哪里了呢?

 &emsp